郭淳
臟-2

 

1997
油彩 / 畫布
40 x 80 cm
(Set of 2)

  • 作品編號: H-18688118-1-1-1-1-1-1-1-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1-1-1-1-1-1-1-1-1-2-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1-1-1-1-3-1-1-1-1-1-1-1-1-1-1-1-1-1-1-1-1-1-1-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分類:
  • 熱門關鍵字: ,
Compare

郭淳早期的畫常有一種詭魅的氣氛,熟悉的建築空間中出現了巨大的生物,在有如舞台的佈景之中,傳達出他對現實世界的批判,或者對世人愚昧的悲哀。郭淳的高度描繪技巧直追新古典主義的安格爾,他的畫面細膩平滑,更特別的是筆下的生物美麗而活得完整且理直氣壯,就像是現代版的美麗新世界。

自1997年起,郭淳改以代表「真正本質」的骷髏人為主角,主題更轉變為對個人或人類空性與心識的演繹。在石瑞仁的想像,郭淳偏愛畫「骨子裡的人」,可能意味著他雖然擁有照相寫實般的繪畫功夫,卻寧可畫作具有一種超透視功能,可以穿透障眼的皮肉,逼近棲息在骷髏中的靈魂,去探討人的心靈狀態和存在意義。從2003年起,郭淳在作品內容大量想像了夢境與幻想的成分,從藝術家的角度,在冷眼旁觀的位置上思考人生既真實又虛幻的本質;用超現實的繪畫語言,論述包括二元善惡對立、慾望之生滅、生存之價值等生命議題。

郭淳於2011年47歲因病辭世,但已完成畢生巨作。對於繪畫,郭淳曾說:「帶來清新脫俗的洞見,內心世界的經驗並非幻象,意義存在於五感世界背後,洋溢著深邃、未知、活潑、神聖的氣蘊」,展現出藝術家屬於個人或人類心理層面的微妙探索,以及對於創作的熱情。他也曾說:「藝術是神與人的愛情結晶,人是被臨幸的一端,溢滿於懷,過程則是不可揭露的祕密」。他最後的作品,見證了他富於哲思、思考性、寓意的巨作,以及奉獻給藝術的一生。

  • 1965 生於屏東市,台灣
  • 2011 卒於屏東市,台灣

學歷

    1994

  •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藝術碩士,紐約,美國

獲獎

    1995

  • 第三屆巴黎大獎競賽類首獎,台灣

個展

    2011

  • 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07

  • 「流離心識」,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03

  • 「幻不幻」,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00

  • 「1994~2000」,竹師藝術空間,新竹,台灣
  • 「暗室」,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1998

  • 「另類台北97’」,中銘畫廊,台北,台灣

聯展

    2017

  • 「如果沈默是你的旨意」,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14

  • 「見微知萌→台灣超寫實繪畫」,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6

  • 「怪怪寫實展」,也趣藝廊,台北,台灣
    2005

  • 「原鄉與流轉‧台灣三代藝術展」,亞倫‧海特藝術學院,路易威爾大學,路易威爾;哥倫布州市大學,哥倫布;亞太藝術博物館,帕薩迪納,美國/列治文美術館,列治文,加拿大/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 「凝視的瞬間」,建國科技大學,彰化,台灣
  • 「E術誕生」,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04

  • 「心境實境」,由鉅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 「直觀與迴盪」,臻品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 「非典寫實徵候群」,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3

  • 「花花世界」,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02

  • 「90年代台灣『類古典繪畫』」,大趨勢畫廊,台北,台灣
    1999

  • 「原型‧異象 巴黎大獎巡迴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北,台灣
    1998

  • 「中銘年度聯展」,中銘畫廊,台北,台灣
  • 「第二十五屆台北市美展」,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1996

  • 「第二十三屆台北市美展」,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1995

  • 「第三屆巴黎大獎入選展」,好來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1994

  • 「MAF as Visual Essay」,藝術指導協會,紐約,美國
    1993

  • 「The Turning Page」,視覺藝術學院藝廊&視覺藝術美術館,紐約,美國
點選各年份作品

「有限」的凝視‧「無涯」的想像──郭淳的繪畫二重奏

文/石瑞仁

 

死亡始於生命的第一道呼吸,生命始於和死亡的第一次接觸

For death begins with life's first breath And life begins at touch of death.- John Oxenham

 

1972年6月30日到7月3日之間,當時已高齡90的畫家畢卡索,連畫了四張自畫像,其中有幅《面對死神的自畫像》(現為日本富士電視美術館收藏),顯然是畫家對「死亡」這件事突然有感而發之作,儘管畢卡索的友人指出,此畫中的畢卡索神情印證了他果真是「帶種西班牙人」,想透過瞪視來嚇走死神,但我們仍可感受到畢卡索自我幽默一番之外,其實也不掩率真之情,傳達了對於死之將臨的緊張和無奈。這是畢卡索最後一批自畫像,直到1973年4月8日去世為止,他雖然創作不斷,但從此未再碰觸死亡議題。

殆自1998年開始,年方三十出頭的郭淳就陸續不斷地描繪死亡相關的主題或意象,直到2011年去世,他所留下的諸多畫作,大致可以從「死亡的關注與刻畫」和「生命的探索與詮釋」這兩個角度切入閱讀。就一個青年藝術家來說,這些圍繞著生死議題打轉的作品,初看似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味,但當我們後知後覺到這極可能是一個畫家自覺死神緊迫盯人的心聲絮語時,我們勢必要重新地、嚴肅地、同情地、對照地來重讀和理解這一批歷時十幾年的創作系列。

在西洋畫史中,最早碰觸死亡議題的樣例是,中世紀末風行歐洲各國,以骷髏人為主角的《死神之舞》(The Dance of Death),其中畫意在於點出,不論人生在世成就如何,到了最後關頭都得面對死亡,無一例外。《死神之舞》最典型的表現方式是,把主教、國王、軍人、商人和農民等全數畫成身穿不同制服的枯骨,並一同在墓穴區跳著死亡之舞。在處理死亡這個嚴肅而普世的課題時,早期的畫家們看來並不感傷,有些甚至是以玩世不恭的方式來表現的。

再看今日全球多樣文化中,最能暢談死亡課題,進而將骷髏人發展出獨特藝術文化圖騰的應屬墨西哥人了。看郭淳畫中的骷髏人,常會聯想墨西哥人灑脫的死亡觀,正如該國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1914~1998,199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提的:「不論在紐約、巴黎或倫敦,人們都很怕提到『死亡』,好像這個字詞會灼傷嘴唇一般。反觀墨西哥人卻老把『死亡』掛在嘴邊,他們調侃死亡、與死亡同床、慶祝死亡。」每年11月1日的「幼靈」節和隔天的「成靈」節活動,除了追思亡者變成街頭歡慶活動,用死相骷髏和墓誌文學來描繪活著的政客和明星,也變成了一種娛樂大眾、拉抬名氣和應景應節的新聞話題。遊走墨西哥商街也不難發現,直指死亡的骷髏人已成為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並發展成墨西哥獨特的文創商品。在此,「死人活相」和「活人死相」是可以不斷交互把玩的戲碼。

郭淳感性地關注死亡、刻畫活人的死相,他筆下的骷髏人樣並不豁達知命,也無意宏觀指涉人類共通的課題,他們比較是一種主觀表現和情緒投射,一再反映了個人對生存的焦慮、對死亡的抗拒,跳脫心理困惑的努力,以及轉化憂思和煩惱為幽默和自我解嘲的動力,作為一種藝術實踐,它們始終對應的是自我的身心關照、個人的命運思維。

2006-2007年的《心識系列〔花〕》以雙拼的格局,呈現了人、景、物的兩種狀態:清淨光明與混沌曖昧,前者關連到生命、秩序與能量的綻放,後者連結到死亡、毀滅與活力的消失,正如絕美盛開的罌粟花,也是毒/藥的雙重混合體。在此,畫家把自己和絨毛寵物狗畫在日月無光、混沌世界這端的角落裡,好像被遺棄的兩個洩氣小孩,默默相覷、一副無語問蒼天的可憐樣,敢情在這骷髏人自認已被上帝擱置棄絕的時刻,他和絨毛狗之間的對話是──至少你是不必死的!

在2008年的《心識系列〔航〕》中,郭淳以活人死相的方式刻畫自己,描繪自己癱坐在岩岸邊的紙船中,一副不情願出航的賴皮小孩樣態,在他前方坐鎮畫面中央,頂天立地的剪影人頭中,隱約可以看出花朵、蜥蜴、飛蛾的形象,這除了指涉了造物者的能量,或許也隱喻了毀滅者的猙獰,敢情這是郭淳對「上帝」兼為創造者和寵召者的一種藝術調侃,和一種協商式的祈求:在絨毛寵物狗陪同求情之下,不情願出航的紙船,能不能以手中丟出的紙飛機作為替代物,圍繞著創造者(或毀滅者)巡航飛行,走完生命的航程?

2010年的《搖》變奏型的四連作,把頭上光環當成呼拉圈玩耍的小骷髏人,浮立在半空中陪著笑臉賣力演出,我們不禁要問:作為一張畫也許是給人看的,但作為一場「賣命」的雲端演出,到底是跳給誰看?笑給誰看?是來來去去的尋常觀眾嗎?或是唯一和全知的上帝呢?這組畫,是不是老萊子戲彩娛親的另一版本?是不是如寵物向主人撒驕示好般,向上帝乞憐討好之作,或是自我調侃的最後一場演出?

 

「死亡是人生最後的、最長的、最好的一次航行。」

Death - the last voyage, the longest, the best.--Thomas Wolfe

 

郭淳作品對知性邏輯的運用,具現在「人生如同航行」的多重詮釋,和以「心識」為主題的變奏式畫作系列。以本次展出的2008年《曳》十小張連作和2009特別放大的《泊》為例,這些看來大同小異的畫作,本質上是對同一個命題的反覆作答,答案其實是相當一致的:人生就像一種擺渡,生命的狀態和流程,或如一片枯葉隨波逐流、如一條游魚得意水中、如一艘紙船歷險迷航、或甚至像一道波光快速閃過水面,不管稱之為命、或視之為運,其實都只是宇宙不斷循環擴張的一個棋譜,表面看來好像有很多隨機成分、不可預測,就像水面的波光瀲影,似無規則可循,但實際上,它們內屬於某一特定的脈絡和完整的網路,彼此交結可以形成一個動態反覆、無限擴張的巨大隱形結構。

在這個隱約存在緊密結構的世界中,生命能夠有多少的樣態,生之旅程有多少的可能性,顯然是郭淳所關切和想要詮釋表達的另一主題;對此,他除了讓紙船、紙飛機、紙鶴等象徵物各自或同時出現,對他們在這個世界中的航行姿態和移動路徑也賦予了許多的變化,畫出了不同的版本,但見,它們或在太虛中飄飛、翻滾、滑翔;或在水面上漂泊、流浪、浮沉;或在一個面積有限的小島上停靠、休息……。紙之為物,輕薄、脆弱、幾無質量,紙船、紙飛機和紙鶴所象徵的航行,因而指涉了一次性、高危險性、甚至高失敗率,初看,這些畫率先點出了,生命似是不易完滿的航行,所以很有可能成為一場悲劇。但是,換個角度看,郭淳所畫的這些宇宙航具,不管周遭環境和過程如何變化,它們始終完整無瑕,竟沒有一隻是以破損姿態呈現的!在某些畫例中,有的紙船甚至被畫成教堂建築的樣態,給人一種中流砥柱、神明之家的感覺意象,如是,這些人造符號物其實正面代表了一種宗教的信仰、一種生命的堅持、一種樂觀的情懷和一種永不放棄的追尋。

個展

  • 2011 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7 「風景‧台灣」,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3  「走過風景的心情」,誠品畫廊,台北,台灣聯展

聯展

  • 2017 「如果沈默是你的旨意」,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3  「花花世界」,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郭淳%s鳥人魚
謝素梅%s啄木鳥1974-......
  • 1965 生於屏東市,台灣
  • 2011 卒於屏東市,台灣

學歷

    1994

  •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藝術碩士,紐約,美國

獲獎

    1995

  • 第三屆巴黎大獎競賽類首獎,台灣

個展

    2011

  • 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07

  • 「流離心識」,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03

  • 「幻不幻」,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00

  • 「1994~2000」,竹師藝術空間,新竹,台灣
  • 「暗室」,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1998

  • 「另類台北97’」,中銘畫廊,台北,台灣

聯展

    2017

  • 「如果沈默是你的旨意」,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14

  • 「見微知萌→台灣超寫實繪畫」,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6

  • 「怪怪寫實展」,也趣藝廊,台北,台灣
    2005

  • 「原鄉與流轉‧台灣三代藝術展」,亞倫‧海特藝術學院,路易威爾大學,路易威爾;哥倫布州市大學,哥倫布;亞太藝術博物館,帕薩迪納,美國/列治文美術館,列治文,加拿大/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 「凝視的瞬間」,建國科技大學,彰化,台灣
  • 「E術誕生」,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04

  • 「心境實境」,由鉅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 「直觀與迴盪」,臻品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 「非典寫實徵候群」,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3

  • 「花花世界」,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02

  • 「90年代台灣『類古典繪畫』」,大趨勢畫廊,台北,台灣
    1999

  • 「原型‧異象 巴黎大獎巡迴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北,台灣
    1998

  • 「中銘年度聯展」,中銘畫廊,台北,台灣
  • 「第二十五屆台北市美展」,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1996

  • 「第二十三屆台北市美展」,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1995

  • 「第三屆巴黎大獎入選展」,好來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1994

  • 「MAF as Visual Essay」,藝術指導協會,紐約,美國
    1993

  • 「The Turning Page」,視覺藝術學院藝廊&視覺藝術美術館,紐約,美國
點選各年份作品

「有限」的凝視‧「無涯」的想像──郭淳的繪畫二重奏

文/石瑞仁

 

死亡始於生命的第一道呼吸,生命始於和死亡的第一次接觸

For death begins with life's first breath And life begins at touch of death.- John Oxenham

 

1972年6月30日到7月3日之間,當時已高齡90的畫家畢卡索,連畫了四張自畫像,其中有幅《面對死神的自畫像》(現為日本富士電視美術館收藏),顯然是畫家對「死亡」這件事突然有感而發之作,儘管畢卡索的友人指出,此畫中的畢卡索神情印證了他果真是「帶種西班牙人」,想透過瞪視來嚇走死神,但我們仍可感受到畢卡索自我幽默一番之外,其實也不掩率真之情,傳達了對於死之將臨的緊張和無奈。這是畢卡索最後一批自畫像,直到1973年4月8日去世為止,他雖然創作不斷,但從此未再碰觸死亡議題。

殆自1998年開始,年方三十出頭的郭淳就陸續不斷地描繪死亡相關的主題或意象,直到2011年去世,他所留下的諸多畫作,大致可以從「死亡的關注與刻畫」和「生命的探索與詮釋」這兩個角度切入閱讀。就一個青年藝術家來說,這些圍繞著生死議題打轉的作品,初看似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味,但當我們後知後覺到這極可能是一個畫家自覺死神緊迫盯人的心聲絮語時,我們勢必要重新地、嚴肅地、同情地、對照地來重讀和理解這一批歷時十幾年的創作系列。

在西洋畫史中,最早碰觸死亡議題的樣例是,中世紀末風行歐洲各國,以骷髏人為主角的《死神之舞》(The Dance of Death),其中畫意在於點出,不論人生在世成就如何,到了最後關頭都得面對死亡,無一例外。《死神之舞》最典型的表現方式是,把主教、國王、軍人、商人和農民等全數畫成身穿不同制服的枯骨,並一同在墓穴區跳著死亡之舞。在處理死亡這個嚴肅而普世的課題時,早期的畫家們看來並不感傷,有些甚至是以玩世不恭的方式來表現的。

再看今日全球多樣文化中,最能暢談死亡課題,進而將骷髏人發展出獨特藝術文化圖騰的應屬墨西哥人了。看郭淳畫中的骷髏人,常會聯想墨西哥人灑脫的死亡觀,正如該國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1914~1998,199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提的:「不論在紐約、巴黎或倫敦,人們都很怕提到『死亡』,好像這個字詞會灼傷嘴唇一般。反觀墨西哥人卻老把『死亡』掛在嘴邊,他們調侃死亡、與死亡同床、慶祝死亡。」每年11月1日的「幼靈」節和隔天的「成靈」節活動,除了追思亡者變成街頭歡慶活動,用死相骷髏和墓誌文學來描繪活著的政客和明星,也變成了一種娛樂大眾、拉抬名氣和應景應節的新聞話題。遊走墨西哥商街也不難發現,直指死亡的骷髏人已成為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並發展成墨西哥獨特的文創商品。在此,「死人活相」和「活人死相」是可以不斷交互把玩的戲碼。

郭淳感性地關注死亡、刻畫活人的死相,他筆下的骷髏人樣並不豁達知命,也無意宏觀指涉人類共通的課題,他們比較是一種主觀表現和情緒投射,一再反映了個人對生存的焦慮、對死亡的抗拒,跳脫心理困惑的努力,以及轉化憂思和煩惱為幽默和自我解嘲的動力,作為一種藝術實踐,它們始終對應的是自我的身心關照、個人的命運思維。

2006-2007年的《心識系列〔花〕》以雙拼的格局,呈現了人、景、物的兩種狀態:清淨光明與混沌曖昧,前者關連到生命、秩序與能量的綻放,後者連結到死亡、毀滅與活力的消失,正如絕美盛開的罌粟花,也是毒/藥的雙重混合體。在此,畫家把自己和絨毛寵物狗畫在日月無光、混沌世界這端的角落裡,好像被遺棄的兩個洩氣小孩,默默相覷、一副無語問蒼天的可憐樣,敢情在這骷髏人自認已被上帝擱置棄絕的時刻,他和絨毛狗之間的對話是──至少你是不必死的!

在2008年的《心識系列〔航〕》中,郭淳以活人死相的方式刻畫自己,描繪自己癱坐在岩岸邊的紙船中,一副不情願出航的賴皮小孩樣態,在他前方坐鎮畫面中央,頂天立地的剪影人頭中,隱約可以看出花朵、蜥蜴、飛蛾的形象,這除了指涉了造物者的能量,或許也隱喻了毀滅者的猙獰,敢情這是郭淳對「上帝」兼為創造者和寵召者的一種藝術調侃,和一種協商式的祈求:在絨毛寵物狗陪同求情之下,不情願出航的紙船,能不能以手中丟出的紙飛機作為替代物,圍繞著創造者(或毀滅者)巡航飛行,走完生命的航程?

2010年的《搖》變奏型的四連作,把頭上光環當成呼拉圈玩耍的小骷髏人,浮立在半空中陪著笑臉賣力演出,我們不禁要問:作為一張畫也許是給人看的,但作為一場「賣命」的雲端演出,到底是跳給誰看?笑給誰看?是來來去去的尋常觀眾嗎?或是唯一和全知的上帝呢?這組畫,是不是老萊子戲彩娛親的另一版本?是不是如寵物向主人撒驕示好般,向上帝乞憐討好之作,或是自我調侃的最後一場演出?

 

「死亡是人生最後的、最長的、最好的一次航行。」

Death - the last voyage, the longest, the best.--Thomas Wolfe

 

郭淳作品對知性邏輯的運用,具現在「人生如同航行」的多重詮釋,和以「心識」為主題的變奏式畫作系列。以本次展出的2008年《曳》十小張連作和2009特別放大的《泊》為例,這些看來大同小異的畫作,本質上是對同一個命題的反覆作答,答案其實是相當一致的:人生就像一種擺渡,生命的狀態和流程,或如一片枯葉隨波逐流、如一條游魚得意水中、如一艘紙船歷險迷航、或甚至像一道波光快速閃過水面,不管稱之為命、或視之為運,其實都只是宇宙不斷循環擴張的一個棋譜,表面看來好像有很多隨機成分、不可預測,就像水面的波光瀲影,似無規則可循,但實際上,它們內屬於某一特定的脈絡和完整的網路,彼此交結可以形成一個動態反覆、無限擴張的巨大隱形結構。

在這個隱約存在緊密結構的世界中,生命能夠有多少的樣態,生之旅程有多少的可能性,顯然是郭淳所關切和想要詮釋表達的另一主題;對此,他除了讓紙船、紙飛機、紙鶴等象徵物各自或同時出現,對他們在這個世界中的航行姿態和移動路徑也賦予了許多的變化,畫出了不同的版本,但見,它們或在太虛中飄飛、翻滾、滑翔;或在水面上漂泊、流浪、浮沉;或在一個面積有限的小島上停靠、休息……。紙之為物,輕薄、脆弱、幾無質量,紙船、紙飛機和紙鶴所象徵的航行,因而指涉了一次性、高危險性、甚至高失敗率,初看,這些畫率先點出了,生命似是不易完滿的航行,所以很有可能成為一場悲劇。但是,換個角度看,郭淳所畫的這些宇宙航具,不管周遭環境和過程如何變化,它們始終完整無瑕,竟沒有一隻是以破損姿態呈現的!在某些畫例中,有的紙船甚至被畫成教堂建築的樣態,給人一種中流砥柱、神明之家的感覺意象,如是,這些人造符號物其實正面代表了一種宗教的信仰、一種生命的堅持、一種樂觀的情懷和一種永不放棄的追尋。

個展

  • 2011 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7 「風景‧台灣」,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3  「走過風景的心情」,誠品畫廊,台北,台灣聯展

聯展

  • 2017 「如果沈默是你的旨意」,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3  「花花世界」,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額外資訊

年份

1991-2010

顏色

白, 黑, 紫

尺寸

"" 前往願望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