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外資訊
顏色 | 白, 黑 |
---|---|
年份 | 2011-2020 |
尺寸 | 小 |
賴志盛的作品談得不是創作中技藝的展現,大多是一種與領會有關的觀念性創作實踐,提供我們對身處世界的一種觀看的視野,這些作品皆碰觸那藝術概念與思考之外的真實遭遇,是一種臨場的實際知覺與直接體驗;它反覆的交錯著生活現實與美感經驗,使我們得以產生一種熟悉卻當下的新感受。賴志盛1971年生於台北。近年個展包括2017誠品畫廊「狗狼時刻」、2015誠品畫廊「這」、2013伊通公園「即刻」。2011作品《原寸素描》於2012受邀參展倫敦海沃美術館「不可見:看不見的藝術1957-2012」。
個展
聯展
駐村
文/秦雅君
在你正閱讀著的這項寫作行動的結果裡,我希望自己能夠提出對於一個藝術家總體創作的觀察,而在可預見的不可能述及藝術家所有作品的限制之下,我於是想先談談在經歷這些作品的過程中曾經被喚起或一再被喚起的一些想像。事實上也因為它們的曾經或一再出現,這些想像逐漸被理解為這些作品可能共有的特徵。稱之為特徵並不僅僅意味著它們是從這些作品裡面被辨認出的突出性質,而是無論將與這些作品的遭遇視為一種平白的或是藝術的體驗,它們都足以令這些體驗顯得特殊,也正因為如此,這些想像在之後也成為我逼近與檢視這些(或甚至其他)作品的慣性路徑。
首先,這些作品幾乎都源自對於現實生活∕世界的意識,尤其特別的是,這些意識多半屬於一種以外在於自身的位置對於自身所經歷的日常狀態進行審視的產物,那個持續凝視的目光主要來自與其某項現實身份並存的另一個身份,是這個在已具有某項現實身份的前提之下因而無須涉及任何現實目的的身份,使其覺察到在那些多半被視為平凡且平淡的現實經驗中彷彿有些什麼在閃閃發光,也正是同一個身份令其始終懷有將這些原僅屬於個人感受的內容形成另一些可被感受的內容的慾望。
其次,這些作品多半透過作者自身所具備的技能加以實現,雖然在某些深刻的歷史變革之後,幾乎任何技能都可能被應用或引用於藝術創作的實踐,然而,體現在這些作品裡的技能卻很真實地正是其作者藉以營生的工具,在回應現實(以及也許某種道德)的嚴苛要求之下它們逐漸被養成為一些最足以實現其意念的身體能力。
如果說對於外在於自身的現實世界的意識屬於一種向外的測度的話,那麼藉由親自的操持使得這些作品獲得實踐的過程則比較接近是一種向內的測度,其發掘與提煉著自身的秉賦並且一再嘗試推進其可及的範疇。在這所有的行動之中,一具被假設具有其獨特性的身體既被應用為一種測度的工具同時也是被測度的對象,而那些無法預知結果的踐履經驗所持續奔赴的目標便是那個尚待確認或建立的獨特性。
最後,在上述特徵集合之下所顯現出的另一項特徵是,藉由那些我們亦曾在日常生活經歷過的景象,這些作品在多數為我們所熟悉的那些理所當然的藝術形式之間展現出一種陌生卻親切的溝通姿態,並開始娓娓述說著一些全然缺乏敘事情節的抽象內容,於是當我們確切在其中獲致了任何領會,似乎也只可能產生自我們自身的意識作用,而並非一些等待著被揭示的現成結果。
這項特徵使得最終以可被感受的形式所提出的這些個體實踐,在具現了直面或逸出現實世界(以及或許越來越趨近於現實世界的藝術世界)如何可能的同時也鼓勵著類同的個體實踐,尤其在它們真實地發生在現實世界的那些時刻。
當已可預見將不可能述及藝術家所有作品的限制,以及我認為如果可能的話,能夠真正遭遇其過往或未來可能的種種實踐永遠會是一些更具價值的經驗,我於是覺得只從藝術家的一件作品談起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天空裡的現實II》以及其他
只要不是被賦予諸如「無題」或僅僅意味著某種時間序列的編碼形式,(藝術)作品的名稱經常有著與其作品本身同等的重要性,它們就像是照片的旁白文字,補充著或顯露出那看似全然開放的內容所被期望指涉的方向。
既然稱之為《天空裡的現實II》意味著應該有著一個先於其所出現並且強烈關係於它的具體存在,然而事實遠遠不只如此,在召喚出如今僅能以傳說或故事型態被認識的那個存在的同時,其亦體現出兩項全然迥異的表達是如何可能述說著幾近相同的話語。
發表於2004年的《天空裡的現實》實現在為了這個創作計畫所特別租住的公寓,而展覽的現場就發生在藝術家的臥室裡。那是一個或許因應著公開展示的需要而打理過的嶄新空間,即便簡潔的色彩與陳設看似經過刻意挑選但依然顯得十分一般,不尋常之處在於我們微微仰望所及滿佈著持續流動的影像。如果僅僅專注於影像的內容它其實與包含著它的空間一般的一般,大體上就是某條交通頻繁的街道及其周邊景象,經歷著這一點也不一般的情境多數人立時的反應可能就是開始尋找影像的來源——通常是一台被完美隱藏的投影機,然而在這項努力終告失敗之後,眼前持續進行著的現象在一種未解的懸疑情緒中更加被確認了它的奇觀屬性。
無論如何地令人感到驚奇,那看似違常的現象其實一如那個空間或那些源源不絕流出的影像一般的一般。藝術家在其臥室臨街的一側重新砌了一堵牆,然後在這個遮蔽了所有光源的水泥結構中央留下一個經過計算的小孔,於是在符應著(早已被發現並充分應用的)暗箱原理之下,每當截斷了室內的照明,藉由那道細微口徑所引進的外部影像便即時地充滿在那個空間的「天空」裡。
是一個全然從屬於現實的技術所引入的全然從屬於現實的環境在那個全然從屬於現實的生活空間裡創造出這個對於觀者而言宛如幻境的體驗。在一段顯然無能再現其歷史的影像紀錄中我們卻得以更完整地掌握這件作品,完成了是項裝置的藝術家後來在這個空間裡(如常地)生活了三個月,從而使得那期間在這個空間裡並存∕呈著兩種現實,一個是我們在多數時間僅能經歷其逕自湧現的外部現實,一個是在或許至微的空間裡意識與回應著外部現實所具現的內部現實,然而卻是在後者的行動之下,才讓我們清晰地照見這個我們永恆無從自外卻未必無能為力的現實景況。
如果說在《天空裡的現實》裡主要是藉由提供一段真實的時空經歷以調動觀者的意識產生作用的話,那麼《天空裡的現實II》則是透過影像的閱讀經歷直接地竄奪了觀者的意識。不若在某個實體的空間裡我們還有著後設位置的選擇,影像的體驗總是迅速且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如果內容夠吸引人的話,我們極可能在不自覺的某個瞬間便已全然地認同或屈從於其拍攝者的視線,與此同時,原本存在於我們與影像之間的現實時空消失了,我們於是成為那個正親自經歷著某段未知經歷的主體。
打從一開始那其實並不全然陌生的景象便令人不明所以,然而在一種快速行進的狀態下我們似乎只來得及收受那些隨即被拋離在身後的環境所遺留的異樣感受,它們之所以顯得奇特的關鍵在於其出自一個幾乎無從可能存在的視域——一具(被倒反地)固定在車輛底部的攝影機,作為一種身體的延伸其代為凝視著的內容是藝術家每日往返於住家與工作地點的真實經歷。
伴隨著一種緊臨地面的威脅感,我們在那些影像裡經驗著一個無盡展開的新奇世界,那些以陌生姿態懸浮在天空裡的城市配備持續對我們顯現出一種懾人的視覺形象,但其所從出之處卻只不過是一段我們多數因處於無意識狀態於是難以憶起的日常程序。然而,無論是出自於自身的領會或是被充分告知後的理解,對於影像來源真相的認知依然無法消解其內容所帶來的衝擊效應,因為它所萌生之處在於我們無從徹底調校的慣性感知,而正是在尋求重新適應所屢屢遭逢的挫折處遇裡,我們成功地喚回了一具企圖清晰地感知每一個當下處遇的身體。
無論在《天空裡的現實》或是《天空裡的現實II》或甚至是在此之前與接續其後的作品實踐裡,其實都隱含著一個應用著從屬於現實的身體技藝以覺察並試圖精準地再現其覺察的行動主體,藉由這些行動所衍生的(藝術)生產於是形成為一種足以召喚出逆反其生產程序的介面,在領受著那些乍看之下宛如例外於現實而存在卻也即時地意會其從未脫離現實而存在的體驗中,我們同時意識到自身與自身所從屬的現實領域裡隱然有著從未想像過的可能性。
在終結這項寫作行動之前必須誠實以對的是,我其實深覺自己並沒有能力描述或談論《天空裡的現實》或是《天空裡的現實II》或甚至是其作者在此之前與接續其後的作品實踐,主要的原因並非我從未親臨它們所發生或呈現的當下,事實上對於聆聽或領會那些已被吐露出的敘述而言,在場既非絕對必要甚至也不意味著佔據了最有利的位置。
如果要借用一個比喻的話,或許有點像是你做了一個夢,在夢裡你有著一些很真實的體驗,這裡的真實既是屬於身體感知的那種真實,同時也意指被感知著的對象從未逸出你所曾在的生活世界,然而那些熟悉的對象卻透露出一種強烈的陌生感,於是在不明所以的狀態之下你只能經歷著在原以為安全的地帶被突然襲擊的驚慌失措,那種強烈的身體記憶讓你在初初醒覺之後還不免半信半疑,直到終於與它拉開了足夠的距離,你才得以站回完整關注它的所在,並且不免產生了轉述這個奇特夢境的強烈慾望,但你如何能夠藉由無論是言說或是書寫的語言去呈現一個既共時地拋出無數細節且連續性地展開的立體經驗,至少對我來說,因應著這種迫切的需要,語言瞬間成為一種不太使得上力的工具。
有點荒謬的是,在這項不得不帶有持續性的挫折感而加以展開的任務之中,我所面對的卻正是一群已然生動地實現了同一個目標的對象。於此,唯一支持或鼓勵著這項行動的理由或許是,那些必須附著在空間或時間或任何其他載體上的作品,終究有其到不了的地方。
(本文出自秦雅君,《一種例外於現實的狀態:從國家氧到後國家氧以及其他》,台北:田園城市,2011。)
文/游崴
賴志盛在1990年代中期是觀念主義團體「國家氧」的成員之一,早期作品 多發表在台北都會區外圍的廢墟,以狀似徒勞的工事召喚絕對性、轉換場 所意義。如在空廠房以一百塊磚頭砌成一直頂天花板的長柱,或是以海菜 水填補廢棄民宅一處地板凹窪成就水平。他在灰撲撲的日常情境中創造一 種低限而異樣的現實,作品圍繞著勞動、耗費、特定場域精神,以及「藝 術生產如何可能?」的瞬間。他過去長達13年在工地擔任泥水匠的經驗, 一直是重要的創作養分。
承接觀念藝術的反身思考,賴志盛晚近的創作不斷回應著當代藝術世界賴 以運作的展示系統,透過自我指涉來探索一種極微的感性。如《作品》是 一個摹傚自身臺座的雕塑物,《原寸素描》則是一場緊貼著現實的繪畫行 動,以大量勞力描繪展場空間所有紋理。賴志盛不斷削減他自己在作品裡 的表現性,甚至將表現的任務完全讓渡給觀者,或是佈展工人。在《邊 境》中,我們遭遇一條狹窄步道只能沿牆面而行,中央散落的廢材是佈展 工人留下的剩餘。這條步道也是舞台,我們觀看的同時也將被觀看。
文/何采柔
2014年一月,在巴黎的西帖藝術村的1733號房,住了一位駐村的鋼琴家。同年8月,賴志盛抵達了藝術村的同一棟樓,並入住在隔壁的1734號房。
隔著一道薄薄的牆壁,賴志盛的生活充滿著鋼琴家的痕跡:洗澡、練琴、煮飯、做愛、開門、關門… …藝術家從一開始被干擾的情況下,慢慢習慣於這種被入侵式的生活狀態。在接受的同時,他小心翼翼地回避所有與1733主人接觸的可能性,他摸索她的作息、錯開與她正面交會的時機:她開門走出、門就被他關上。
《Room 1734》最後成為了賴志盛在巴黎駐村期間的唯一一件作品。作品展示的是他的房間:一排懸掛在斜牆上的白紙、堵住洗澡間排水口的玻璃杯、一塊摩擦至光亮的塑膠方塊地板、一段隔著薄牆錄製的練琴聲、一張模糊的兩個房間交界的轉角照片、以及一封寫給鋼琴家的信。在房間裡展出的,是賴志盛在巴黎生活的痕跡;而與這些日常交會卻又不真實存在的,是1734的點滴。在這個展覽開始到結束的時間裡,賴志盛選擇了缺席,貫徹他對1733保留的想像與距離。
如果1734代表的是現實,賴志盛的創作則是圍繞著現實邊緣行走的日常。在賴志盛的作品裡,意圖明顯的,即是日常與現實那如一道薄膜般的邊界,而當兩者被藝術家刻意斷開的那一刻,現實產生的位移,日常亦隨之被拉扯、相互牽制,卻又獨立存在。隔著一道薄薄的牆,藝術家藉由觀察它透露的線索、痕跡、日常勞動與它的碰撞,來形塑對於現實的想像。而這道牆的距離,讓藝術家保持著對自我主體不可被分割的主動權。兩者主體的碰撞,不是具象的被呈現,而是去正視在碰撞過程中留下的痕跡與殘餘。
誠如賴志盛這次在誠品個展的名稱「這」,觀眾被邀請去正視的,不是現實本身,而是在我們認定下的現實以外,被我們忽略的日常。
文/秦雅君
在經歷著那段持續指向未來的流變過程中,終有一刻你發現預期中的未來不會來了。
事實上,此時此刻談論這件作品似乎是一項並不恰當的行動,因為作為作品的它其實尚未發生。而這並不恰當的行動之所以於此發生主要基於一種難以遏止的想像,由一個被發表在臉書上的作品計畫所引發。
它是一個出現在螢幕上絕大多數人都倍感熟悉的畫面,全白底色正中央有一個小小的環形圖示,在螢幕上看到它的瞬間我開始等待,直到無法再回憶起究竟經過多久的另一個瞬間,才驚覺它原來是一張靜止的圖像。
預期將正式展出的這件作品是那張圖像的動態版,而無法遏止的想像就從那段無法再回憶起究竟經過多久的空白展開。
如果「時間」是一個我們始終處於其中卻無從掌握的對象,那麼「影像」是否可能成為一個有效的取徑?畢竟它是唯一許諾能如實地再現某段時間經歷同時也一再兌現這項許諾的某段時間經歷。然而卻正是同樣的描述恰恰證明了影像迫近時間的無能為力,因為無論多麼「如實」,它依然僅能是在「某個」視野裡的「某段」時間經歷,其意味著,在投入那些明顯屬於他者且局部的時間經歷的同時,你也正經歷著一段依然透明而無法觸及的時間。如果上述已成為在多數影像經歷裡的理所當然,那麼正是那段無法再回憶起究竟經過多久的空白開始動搖了這個理所當然。
一切從你幾近自動地進入等待狀態啟始,那是一種在投入某段時間經歷之前的預備動作,或許全神貫注或許有些分心,然而在自始至終無從進駐任何其它可能的現實裡,那無論全神貫注或有些分心的時間經歷成為你唯一的時間經歷,以及或許更為重要的是,它全然從屬於你的時間經歷。
這是一件在作者的布置之下由你所完成的作品,作為一段影像或時間經歷,由於它預設為無從完整經歷的無盡循環,於是你的經歷便是它現實化的唯一可能,換言之,它足以成為一段可被經歷的影像或時間,就從你注視它的時刻開始並在你離開它之際告終。
這是一場純粹由視覺所啟動的體驗,然而其可見的內容卻簡單到不容任何錯過的可能,於是你與它之間的獨特關係並非建立在相較於其它觀者看到了不同的什麼,而是座落在不同瞬間的同一個發現,一個由始終同一的對象不斷增生的差異經驗,一個關於不同的「我」的可能性。
在如果曾經發生的同一個發現之後,你所能回憶起的這段影像內容是什麼?答案或許取決於你是否仍與其相對,如果是的話那麼它僅是持續湧現同時不斷消逝的此時此刻,如果否的話那麼它僅是曾經持續湧現同時不斷消逝的此時此刻,除此之外它沒有其他可供轉述的內容,這個在過往經驗中總是在實現著未來許諾的影像經歷,藉由永恆地停留在許諾未來的無盡循環裡,徹底地背叛了這個許諾。
如果真正的創造必須等同於與再現之間的決裂,那麼正是在這件作品裡我看到了在影像裡徹底擺脫再現的可能。藉由將從不被視為影像內容的內容作為其全部的內容,其形成了一段從未指涉其他而僅止於述說自身的影像,進而促成了一次你在影像經歷裡終能與自身相遇的時刻。
如果上述的各個段落是一次次重返這段影像的不同回憶,推衍至此,我赫然發現此前述及這件作品時所使用的各項稱謂或已不盡然準確,因為它並非一段總能一再重複且百分之百相同的影像經歷,一如我們正存在於其中的時間經歷。
在經歷著那段持續指向未來的流變過程中,終有一刻你發現預期中的未來不會來了。而那預期中的未來真的不會來了嗎?當影像仍持續播放著,你唯一獲悉的是那些一成不變的過往以及正持續獲悉與過往同樣一成不變的當刻,但你永遠無從得知的是下一個瞬間會發生什麼……
文/蘇盈龍
每一天都是想像卻不虛幻,每一刻都是真實卻不現實。
房號1734是賴志盛在巴黎駐村六個月中所生活的一方斗室,他將曾經發生持續發生或明顯或隱約的痕跡,以整個房間為作品,把空間作為完整構圖的一部分,空間本身已是發語的主體,而不僅僅是將作品放進空間中,是因兩者對話才發生關聯與意義。在這件作品中,賴志盛一貫脈絡著以低限摺入空間滲進現實的創作痕跡:一列白色的紙張、一片拭淨的地磚、一條欄杆上的布巾、一杯漸溢的杯水、幾處簡單如詩的素描… …等,甚至只是一段聲音與一封信,以及一個不在現場的人。舉目所見的一切,是藝術家在這段時間裡與空間細緻的交往過程及創作刻痕。在這個摺疊著情感與記憶的空間裡,賴志盛的行蹤與舉止透過這些物件重演著那些消逝的或其實未曾顯露過的姿勢。他一直都在,也一直都不在。
不管是循著垂列的紙張漸溢的水杯輕飄的布巾或地板的亮痕浴室的水痕紙上的墨痕,當試圖以這些線索去還原想像藝術家的生活痕跡時,卻發現這些如此妥適存在於房間中的物件,又將我們帶到另一個房間,一個以為是藝術家生活過的房間,但他,卻其實從來不曾在,即使如此栩栩如生。彷彿《Arther》(2002)這件作品但卻更進一步,相對於通過那一道虛線卻實際被阻隔的觀眾,這一回以為可以進入到某個空間某個位置,然後與藝術家相遇,但每一道跡印卻只是片段的他。感受到了呼吸,卻感觸不到他的眼光;追尋著目光,他指間的那一抹煙氣卻已經消逝。或是相對於《原寸素描》(2012),同樣是藝術家介入於空間,但前者的紋理是完全附身於空間中,與空間發生對話;《Room 1734》則是複數型式的相互依存,這些痕跡是歷經時間衍生於此,並非移入,空間即在作品的肌理中,不可剝奪。因此不但未減損作品對於純粹性的表現,這些餘音反而因為取得了一致的調性而更加和諧地隱隱共鳴著。
這房間中最為殊異的痕跡是一段聲音,這段聲音其實並不在1734號房中發生,但卻又出現在其中,因為這一段聲音而衍生出可以是在任何地方的一封信,與絕對不在這個房間中的藝術家。那段聲音是記錄著從未謀面的1733號居住者在日常作息中的片段舉動,這些動作所產生的聲音,透過牆壁,然後在1734這一個房間裡出現,鄰居(藝術家)的耳朵半被強迫性地窺知其私人生活。從一開始的無意識到逐漸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從完全不在乎到被馴養成下意識地聆聽觀察隔牆的一聞一動,以現實之中的想像之鏡,映照出生活中自己所看不見的自己。
一方面鄰人的生活一點一滴浸染洇進了賴志盛的作息,早晨的盥洗聲、規律的練琴聲、開門關門、瑣碎的移動與感觸不到卻可以知覺的氣息,斷續地從夢寐中被驚擾,在思考中被牽引,無可自己地生活在鄰室的生活裡,像是被重疊錯置的行程表,日復一日。但同時,他卻又極端地控制著不讓雙方有實際交集的任何可能,小心翼翼地把從未謀面的芳鄰隔絕在陌路的彼岸。將鄰人的生活抽絲剝繭,然後重新編入這個房間,是她的生活,卻又已經不是她的。賴志盛捕捉了每一道聲音的影子,然後躲在這些影子的背後在自己的房間裡與她一起生活著。現實世界的她是一段聲音,這段聲音卻是他每天遭遇的真實。但除了藝術家之外,沒有人知道這個她卻每天影響了另一個人,既主動又被動。賴志盛在將鄰人加入的同時,也同時徹底減去她在現實中的存在,但在加一減一中,卻留下了鄰人看不見的藝術家自己與藝術家自己反覆聆聽的鄰人,是彼此生活著卻從來沒有一起生活過。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在這一段聲音裡,鄰人的腳步聲與練琴聲中隱約流洩出藝術家的挪移聲與呼吸聲;同一個時間,隔著一道牆的空間中,他聽見了她聽見的,但她卻不一定知道他聽見了她聽見的,也不知他一直在聽她聽見的。他與她都存在,卻是在像夢境的真實中或現實的夢境中對話。除了那些 重複的聲音,也僅有聲音。
在《Room 1734》,被加入的是發生在房間1734中的所有痕跡,在這個空間裡流動過的時光,與時光之中的聲響。賴志盛將自己的時間刻度與情緒向度以水痕以墨漬、以白紙以線條、以光亮以音聲,極其自然地召喚而出,但被召喚的同時,他們的存在也已經開始消亡;當展出這件作品時 ,藝術家離開了這個房間,繼續他的日常,他的步行,他的巴黎。而因為時間的絕對不可重現,這些痕跡從當下逐漸弱化消逝,藝術家再回到這房間時,那些「生活的痕跡」因為生活已經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因藝術家的歸來而變化,與《Room 1734》再也不是相同的痕跡了。當我們進入這個房間時,以為已經進入了賴志盛的世界,進入了《Room 1734》這件作品,但卻在想像這些痕跡的同時,又看到另一個我們以為那才是最初想進入的世界。當眼前所見的一切被摺入1734號房的同時,我們既是觀者也是眼中人,既在這個房間內,也在這個房間外。
文/胡朝聖
《左近的風景》為賴志盛於移動美術館之現地製作,此為其最新發展之系列作品,延續著2013年9月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執行之觀念發表。藝術家在空間中完成了一幅巨型壁畫,以極其敏銳的感知力展現出對生活周遭不起眼角落的細膩體會、轉化與再現,從看似不專業的邊線收尾與落漆的粗心大意,均暗示出作品欲傳達在藝術完美要求上不允許出現的粗糙與失控,看似不費吹灰之力的錯誤在精準的布局與控制下讓這些「缺點」被突顯放大成為眾矢之的而難以迴避,在疑惑的當下與鄰近的空間形成共生卻又強烈的反差、格格不入和無以名狀,朝著作品的結構與布局延伸,讓觀者在行走抬頭間,經驗到某種深刻且無形的身體勞動、空間感與時間歷程,種種層次分明的對比與經營,使此件作品形成了偌大空間中極為動人卻也無法忽視的視覺風景。
個展
聯展
駐村
文/秦雅君
在你正閱讀著的這項寫作行動的結果裡,我希望自己能夠提出對於一個藝術家總體創作的觀察,而在可預見的不可能述及藝術家所有作品的限制之下,我於是想先談談在經歷這些作品的過程中曾經被喚起或一再被喚起的一些想像。事實上也因為它們的曾經或一再出現,這些想像逐漸被理解為這些作品可能共有的特徵。稱之為特徵並不僅僅意味著它們是從這些作品裡面被辨認出的突出性質,而是無論將與這些作品的遭遇視為一種平白的或是藝術的體驗,它們都足以令這些體驗顯得特殊,也正因為如此,這些想像在之後也成為我逼近與檢視這些(或甚至其他)作品的慣性路徑。
首先,這些作品幾乎都源自對於現實生活∕世界的意識,尤其特別的是,這些意識多半屬於一種以外在於自身的位置對於自身所經歷的日常狀態進行審視的產物,那個持續凝視的目光主要來自與其某項現實身份並存的另一個身份,是這個在已具有某項現實身份的前提之下因而無須涉及任何現實目的的身份,使其覺察到在那些多半被視為平凡且平淡的現實經驗中彷彿有些什麼在閃閃發光,也正是同一個身份令其始終懷有將這些原僅屬於個人感受的內容形成另一些可被感受的內容的慾望。
其次,這些作品多半透過作者自身所具備的技能加以實現,雖然在某些深刻的歷史變革之後,幾乎任何技能都可能被應用或引用於藝術創作的實踐,然而,體現在這些作品裡的技能卻很真實地正是其作者藉以營生的工具,在回應現實(以及也許某種道德)的嚴苛要求之下它們逐漸被養成為一些最足以實現其意念的身體能力。
如果說對於外在於自身的現實世界的意識屬於一種向外的測度的話,那麼藉由親自的操持使得這些作品獲得實踐的過程則比較接近是一種向內的測度,其發掘與提煉著自身的秉賦並且一再嘗試推進其可及的範疇。在這所有的行動之中,一具被假設具有其獨特性的身體既被應用為一種測度的工具同時也是被測度的對象,而那些無法預知結果的踐履經驗所持續奔赴的目標便是那個尚待確認或建立的獨特性。
最後,在上述特徵集合之下所顯現出的另一項特徵是,藉由那些我們亦曾在日常生活經歷過的景象,這些作品在多數為我們所熟悉的那些理所當然的藝術形式之間展現出一種陌生卻親切的溝通姿態,並開始娓娓述說著一些全然缺乏敘事情節的抽象內容,於是當我們確切在其中獲致了任何領會,似乎也只可能產生自我們自身的意識作用,而並非一些等待著被揭示的現成結果。
這項特徵使得最終以可被感受的形式所提出的這些個體實踐,在具現了直面或逸出現實世界(以及或許越來越趨近於現實世界的藝術世界)如何可能的同時也鼓勵著類同的個體實踐,尤其在它們真實地發生在現實世界的那些時刻。
當已可預見將不可能述及藝術家所有作品的限制,以及我認為如果可能的話,能夠真正遭遇其過往或未來可能的種種實踐永遠會是一些更具價值的經驗,我於是覺得只從藝術家的一件作品談起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天空裡的現實II》以及其他
只要不是被賦予諸如「無題」或僅僅意味著某種時間序列的編碼形式,(藝術)作品的名稱經常有著與其作品本身同等的重要性,它們就像是照片的旁白文字,補充著或顯露出那看似全然開放的內容所被期望指涉的方向。
既然稱之為《天空裡的現實II》意味著應該有著一個先於其所出現並且強烈關係於它的具體存在,然而事實遠遠不只如此,在召喚出如今僅能以傳說或故事型態被認識的那個存在的同時,其亦體現出兩項全然迥異的表達是如何可能述說著幾近相同的話語。
發表於2004年的《天空裡的現實》實現在為了這個創作計畫所特別租住的公寓,而展覽的現場就發生在藝術家的臥室裡。那是一個或許因應著公開展示的需要而打理過的嶄新空間,即便簡潔的色彩與陳設看似經過刻意挑選但依然顯得十分一般,不尋常之處在於我們微微仰望所及滿佈著持續流動的影像。如果僅僅專注於影像的內容它其實與包含著它的空間一般的一般,大體上就是某條交通頻繁的街道及其周邊景象,經歷著這一點也不一般的情境多數人立時的反應可能就是開始尋找影像的來源——通常是一台被完美隱藏的投影機,然而在這項努力終告失敗之後,眼前持續進行著的現象在一種未解的懸疑情緒中更加被確認了它的奇觀屬性。
無論如何地令人感到驚奇,那看似違常的現象其實一如那個空間或那些源源不絕流出的影像一般的一般。藝術家在其臥室臨街的一側重新砌了一堵牆,然後在這個遮蔽了所有光源的水泥結構中央留下一個經過計算的小孔,於是在符應著(早已被發現並充分應用的)暗箱原理之下,每當截斷了室內的照明,藉由那道細微口徑所引進的外部影像便即時地充滿在那個空間的「天空」裡。
是一個全然從屬於現實的技術所引入的全然從屬於現實的環境在那個全然從屬於現實的生活空間裡創造出這個對於觀者而言宛如幻境的體驗。在一段顯然無能再現其歷史的影像紀錄中我們卻得以更完整地掌握這件作品,完成了是項裝置的藝術家後來在這個空間裡(如常地)生活了三個月,從而使得那期間在這個空間裡並存∕呈著兩種現實,一個是我們在多數時間僅能經歷其逕自湧現的外部現實,一個是在或許至微的空間裡意識與回應著外部現實所具現的內部現實,然而卻是在後者的行動之下,才讓我們清晰地照見這個我們永恆無從自外卻未必無能為力的現實景況。
如果說在《天空裡的現實》裡主要是藉由提供一段真實的時空經歷以調動觀者的意識產生作用的話,那麼《天空裡的現實II》則是透過影像的閱讀經歷直接地竄奪了觀者的意識。不若在某個實體的空間裡我們還有著後設位置的選擇,影像的體驗總是迅速且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如果內容夠吸引人的話,我們極可能在不自覺的某個瞬間便已全然地認同或屈從於其拍攝者的視線,與此同時,原本存在於我們與影像之間的現實時空消失了,我們於是成為那個正親自經歷著某段未知經歷的主體。
打從一開始那其實並不全然陌生的景象便令人不明所以,然而在一種快速行進的狀態下我們似乎只來得及收受那些隨即被拋離在身後的環境所遺留的異樣感受,它們之所以顯得奇特的關鍵在於其出自一個幾乎無從可能存在的視域——一具(被倒反地)固定在車輛底部的攝影機,作為一種身體的延伸其代為凝視著的內容是藝術家每日往返於住家與工作地點的真實經歷。
伴隨著一種緊臨地面的威脅感,我們在那些影像裡經驗著一個無盡展開的新奇世界,那些以陌生姿態懸浮在天空裡的城市配備持續對我們顯現出一種懾人的視覺形象,但其所從出之處卻只不過是一段我們多數因處於無意識狀態於是難以憶起的日常程序。然而,無論是出自於自身的領會或是被充分告知後的理解,對於影像來源真相的認知依然無法消解其內容所帶來的衝擊效應,因為它所萌生之處在於我們無從徹底調校的慣性感知,而正是在尋求重新適應所屢屢遭逢的挫折處遇裡,我們成功地喚回了一具企圖清晰地感知每一個當下處遇的身體。
無論在《天空裡的現實》或是《天空裡的現實II》或甚至是在此之前與接續其後的作品實踐裡,其實都隱含著一個應用著從屬於現實的身體技藝以覺察並試圖精準地再現其覺察的行動主體,藉由這些行動所衍生的(藝術)生產於是形成為一種足以召喚出逆反其生產程序的介面,在領受著那些乍看之下宛如例外於現實而存在卻也即時地意會其從未脫離現實而存在的體驗中,我們同時意識到自身與自身所從屬的現實領域裡隱然有著從未想像過的可能性。
在終結這項寫作行動之前必須誠實以對的是,我其實深覺自己並沒有能力描述或談論《天空裡的現實》或是《天空裡的現實II》或甚至是其作者在此之前與接續其後的作品實踐,主要的原因並非我從未親臨它們所發生或呈現的當下,事實上對於聆聽或領會那些已被吐露出的敘述而言,在場既非絕對必要甚至也不意味著佔據了最有利的位置。
如果要借用一個比喻的話,或許有點像是你做了一個夢,在夢裡你有著一些很真實的體驗,這裡的真實既是屬於身體感知的那種真實,同時也意指被感知著的對象從未逸出你所曾在的生活世界,然而那些熟悉的對象卻透露出一種強烈的陌生感,於是在不明所以的狀態之下你只能經歷著在原以為安全的地帶被突然襲擊的驚慌失措,那種強烈的身體記憶讓你在初初醒覺之後還不免半信半疑,直到終於與它拉開了足夠的距離,你才得以站回完整關注它的所在,並且不免產生了轉述這個奇特夢境的強烈慾望,但你如何能夠藉由無論是言說或是書寫的語言去呈現一個既共時地拋出無數細節且連續性地展開的立體經驗,至少對我來說,因應著這種迫切的需要,語言瞬間成為一種不太使得上力的工具。
有點荒謬的是,在這項不得不帶有持續性的挫折感而加以展開的任務之中,我所面對的卻正是一群已然生動地實現了同一個目標的對象。於此,唯一支持或鼓勵著這項行動的理由或許是,那些必須附著在空間或時間或任何其他載體上的作品,終究有其到不了的地方。
(本文出自秦雅君,《一種例外於現實的狀態:從國家氧到後國家氧以及其他》,台北:田園城市,2011。)
文/游崴
賴志盛在1990年代中期是觀念主義團體「國家氧」的成員之一,早期作品 多發表在台北都會區外圍的廢墟,以狀似徒勞的工事召喚絕對性、轉換場 所意義。如在空廠房以一百塊磚頭砌成一直頂天花板的長柱,或是以海菜 水填補廢棄民宅一處地板凹窪成就水平。他在灰撲撲的日常情境中創造一 種低限而異樣的現實,作品圍繞著勞動、耗費、特定場域精神,以及「藝 術生產如何可能?」的瞬間。他過去長達13年在工地擔任泥水匠的經驗, 一直是重要的創作養分。
承接觀念藝術的反身思考,賴志盛晚近的創作不斷回應著當代藝術世界賴 以運作的展示系統,透過自我指涉來探索一種極微的感性。如《作品》是 一個摹傚自身臺座的雕塑物,《原寸素描》則是一場緊貼著現實的繪畫行 動,以大量勞力描繪展場空間所有紋理。賴志盛不斷削減他自己在作品裡 的表現性,甚至將表現的任務完全讓渡給觀者,或是佈展工人。在《邊 境》中,我們遭遇一條狹窄步道只能沿牆面而行,中央散落的廢材是佈展 工人留下的剩餘。這條步道也是舞台,我們觀看的同時也將被觀看。
文/何采柔
2014年一月,在巴黎的西帖藝術村的1733號房,住了一位駐村的鋼琴家。同年8月,賴志盛抵達了藝術村的同一棟樓,並入住在隔壁的1734號房。
隔著一道薄薄的牆壁,賴志盛的生活充滿著鋼琴家的痕跡:洗澡、練琴、煮飯、做愛、開門、關門… …藝術家從一開始被干擾的情況下,慢慢習慣於這種被入侵式的生活狀態。在接受的同時,他小心翼翼地回避所有與1733主人接觸的可能性,他摸索她的作息、錯開與她正面交會的時機:她開門走出、門就被他關上。
《Room 1734》最後成為了賴志盛在巴黎駐村期間的唯一一件作品。作品展示的是他的房間:一排懸掛在斜牆上的白紙、堵住洗澡間排水口的玻璃杯、一塊摩擦至光亮的塑膠方塊地板、一段隔著薄牆錄製的練琴聲、一張模糊的兩個房間交界的轉角照片、以及一封寫給鋼琴家的信。在房間裡展出的,是賴志盛在巴黎生活的痕跡;而與這些日常交會卻又不真實存在的,是1734的點滴。在這個展覽開始到結束的時間裡,賴志盛選擇了缺席,貫徹他對1733保留的想像與距離。
如果1734代表的是現實,賴志盛的創作則是圍繞著現實邊緣行走的日常。在賴志盛的作品裡,意圖明顯的,即是日常與現實那如一道薄膜般的邊界,而當兩者被藝術家刻意斷開的那一刻,現實產生的位移,日常亦隨之被拉扯、相互牽制,卻又獨立存在。隔著一道薄薄的牆,藝術家藉由觀察它透露的線索、痕跡、日常勞動與它的碰撞,來形塑對於現實的想像。而這道牆的距離,讓藝術家保持著對自我主體不可被分割的主動權。兩者主體的碰撞,不是具象的被呈現,而是去正視在碰撞過程中留下的痕跡與殘餘。
誠如賴志盛這次在誠品個展的名稱「這」,觀眾被邀請去正視的,不是現實本身,而是在我們認定下的現實以外,被我們忽略的日常。
文/秦雅君
在經歷著那段持續指向未來的流變過程中,終有一刻你發現預期中的未來不會來了。
事實上,此時此刻談論這件作品似乎是一項並不恰當的行動,因為作為作品的它其實尚未發生。而這並不恰當的行動之所以於此發生主要基於一種難以遏止的想像,由一個被發表在臉書上的作品計畫所引發。
它是一個出現在螢幕上絕大多數人都倍感熟悉的畫面,全白底色正中央有一個小小的環形圖示,在螢幕上看到它的瞬間我開始等待,直到無法再回憶起究竟經過多久的另一個瞬間,才驚覺它原來是一張靜止的圖像。
預期將正式展出的這件作品是那張圖像的動態版,而無法遏止的想像就從那段無法再回憶起究竟經過多久的空白展開。
如果「時間」是一個我們始終處於其中卻無從掌握的對象,那麼「影像」是否可能成為一個有效的取徑?畢竟它是唯一許諾能如實地再現某段時間經歷同時也一再兌現這項許諾的某段時間經歷。然而卻正是同樣的描述恰恰證明了影像迫近時間的無能為力,因為無論多麼「如實」,它依然僅能是在「某個」視野裡的「某段」時間經歷,其意味著,在投入那些明顯屬於他者且局部的時間經歷的同時,你也正經歷著一段依然透明而無法觸及的時間。如果上述已成為在多數影像經歷裡的理所當然,那麼正是那段無法再回憶起究竟經過多久的空白開始動搖了這個理所當然。
一切從你幾近自動地進入等待狀態啟始,那是一種在投入某段時間經歷之前的預備動作,或許全神貫注或許有些分心,然而在自始至終無從進駐任何其它可能的現實裡,那無論全神貫注或有些分心的時間經歷成為你唯一的時間經歷,以及或許更為重要的是,它全然從屬於你的時間經歷。
這是一件在作者的布置之下由你所完成的作品,作為一段影像或時間經歷,由於它預設為無從完整經歷的無盡循環,於是你的經歷便是它現實化的唯一可能,換言之,它足以成為一段可被經歷的影像或時間,就從你注視它的時刻開始並在你離開它之際告終。
這是一場純粹由視覺所啟動的體驗,然而其可見的內容卻簡單到不容任何錯過的可能,於是你與它之間的獨特關係並非建立在相較於其它觀者看到了不同的什麼,而是座落在不同瞬間的同一個發現,一個由始終同一的對象不斷增生的差異經驗,一個關於不同的「我」的可能性。
在如果曾經發生的同一個發現之後,你所能回憶起的這段影像內容是什麼?答案或許取決於你是否仍與其相對,如果是的話那麼它僅是持續湧現同時不斷消逝的此時此刻,如果否的話那麼它僅是曾經持續湧現同時不斷消逝的此時此刻,除此之外它沒有其他可供轉述的內容,這個在過往經驗中總是在實現著未來許諾的影像經歷,藉由永恆地停留在許諾未來的無盡循環裡,徹底地背叛了這個許諾。
如果真正的創造必須等同於與再現之間的決裂,那麼正是在這件作品裡我看到了在影像裡徹底擺脫再現的可能。藉由將從不被視為影像內容的內容作為其全部的內容,其形成了一段從未指涉其他而僅止於述說自身的影像,進而促成了一次你在影像經歷裡終能與自身相遇的時刻。
如果上述的各個段落是一次次重返這段影像的不同回憶,推衍至此,我赫然發現此前述及這件作品時所使用的各項稱謂或已不盡然準確,因為它並非一段總能一再重複且百分之百相同的影像經歷,一如我們正存在於其中的時間經歷。
在經歷著那段持續指向未來的流變過程中,終有一刻你發現預期中的未來不會來了。而那預期中的未來真的不會來了嗎?當影像仍持續播放著,你唯一獲悉的是那些一成不變的過往以及正持續獲悉與過往同樣一成不變的當刻,但你永遠無從得知的是下一個瞬間會發生什麼……
文/蘇盈龍
每一天都是想像卻不虛幻,每一刻都是真實卻不現實。
房號1734是賴志盛在巴黎駐村六個月中所生活的一方斗室,他將曾經發生持續發生或明顯或隱約的痕跡,以整個房間為作品,把空間作為完整構圖的一部分,空間本身已是發語的主體,而不僅僅是將作品放進空間中,是因兩者對話才發生關聯與意義。在這件作品中,賴志盛一貫脈絡著以低限摺入空間滲進現實的創作痕跡:一列白色的紙張、一片拭淨的地磚、一條欄杆上的布巾、一杯漸溢的杯水、幾處簡單如詩的素描… …等,甚至只是一段聲音與一封信,以及一個不在現場的人。舉目所見的一切,是藝術家在這段時間裡與空間細緻的交往過程及創作刻痕。在這個摺疊著情感與記憶的空間裡,賴志盛的行蹤與舉止透過這些物件重演著那些消逝的或其實未曾顯露過的姿勢。他一直都在,也一直都不在。
不管是循著垂列的紙張漸溢的水杯輕飄的布巾或地板的亮痕浴室的水痕紙上的墨痕,當試圖以這些線索去還原想像藝術家的生活痕跡時,卻發現這些如此妥適存在於房間中的物件,又將我們帶到另一個房間,一個以為是藝術家生活過的房間,但他,卻其實從來不曾在,即使如此栩栩如生。彷彿《Arther》(2002)這件作品但卻更進一步,相對於通過那一道虛線卻實際被阻隔的觀眾,這一回以為可以進入到某個空間某個位置,然後與藝術家相遇,但每一道跡印卻只是片段的他。感受到了呼吸,卻感觸不到他的眼光;追尋著目光,他指間的那一抹煙氣卻已經消逝。或是相對於《原寸素描》(2012),同樣是藝術家介入於空間,但前者的紋理是完全附身於空間中,與空間發生對話;《Room 1734》則是複數型式的相互依存,這些痕跡是歷經時間衍生於此,並非移入,空間即在作品的肌理中,不可剝奪。因此不但未減損作品對於純粹性的表現,這些餘音反而因為取得了一致的調性而更加和諧地隱隱共鳴著。
這房間中最為殊異的痕跡是一段聲音,這段聲音其實並不在1734號房中發生,但卻又出現在其中,因為這一段聲音而衍生出可以是在任何地方的一封信,與絕對不在這個房間中的藝術家。那段聲音是記錄著從未謀面的1733號居住者在日常作息中的片段舉動,這些動作所產生的聲音,透過牆壁,然後在1734這一個房間裡出現,鄰居(藝術家)的耳朵半被強迫性地窺知其私人生活。從一開始的無意識到逐漸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從完全不在乎到被馴養成下意識地聆聽觀察隔牆的一聞一動,以現實之中的想像之鏡,映照出生活中自己所看不見的自己。
一方面鄰人的生活一點一滴浸染洇進了賴志盛的作息,早晨的盥洗聲、規律的練琴聲、開門關門、瑣碎的移動與感觸不到卻可以知覺的氣息,斷續地從夢寐中被驚擾,在思考中被牽引,無可自己地生活在鄰室的生活裡,像是被重疊錯置的行程表,日復一日。但同時,他卻又極端地控制著不讓雙方有實際交集的任何可能,小心翼翼地把從未謀面的芳鄰隔絕在陌路的彼岸。將鄰人的生活抽絲剝繭,然後重新編入這個房間,是她的生活,卻又已經不是她的。賴志盛捕捉了每一道聲音的影子,然後躲在這些影子的背後在自己的房間裡與她一起生活著。現實世界的她是一段聲音,這段聲音卻是他每天遭遇的真實。但除了藝術家之外,沒有人知道這個她卻每天影響了另一個人,既主動又被動。賴志盛在將鄰人加入的同時,也同時徹底減去她在現實中的存在,但在加一減一中,卻留下了鄰人看不見的藝術家自己與藝術家自己反覆聆聽的鄰人,是彼此生活著卻從來沒有一起生活過。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在這一段聲音裡,鄰人的腳步聲與練琴聲中隱約流洩出藝術家的挪移聲與呼吸聲;同一個時間,隔著一道牆的空間中,他聽見了她聽見的,但她卻不一定知道他聽見了她聽見的,也不知他一直在聽她聽見的。他與她都存在,卻是在像夢境的真實中或現實的夢境中對話。除了那些 重複的聲音,也僅有聲音。
在《Room 1734》,被加入的是發生在房間1734中的所有痕跡,在這個空間裡流動過的時光,與時光之中的聲響。賴志盛將自己的時間刻度與情緒向度以水痕以墨漬、以白紙以線條、以光亮以音聲,極其自然地召喚而出,但被召喚的同時,他們的存在也已經開始消亡;當展出這件作品時 ,藝術家離開了這個房間,繼續他的日常,他的步行,他的巴黎。而因為時間的絕對不可重現,這些痕跡從當下逐漸弱化消逝,藝術家再回到這房間時,那些「生活的痕跡」因為生活已經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因藝術家的歸來而變化,與《Room 1734》再也不是相同的痕跡了。當我們進入這個房間時,以為已經進入了賴志盛的世界,進入了《Room 1734》這件作品,但卻在想像這些痕跡的同時,又看到另一個我們以為那才是最初想進入的世界。當眼前所見的一切被摺入1734號房的同時,我們既是觀者也是眼中人,既在這個房間內,也在這個房間外。
文/胡朝聖
《左近的風景》為賴志盛於移動美術館之現地製作,此為其最新發展之系列作品,延續著2013年9月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執行之觀念發表。藝術家在空間中完成了一幅巨型壁畫,以極其敏銳的感知力展現出對生活周遭不起眼角落的細膩體會、轉化與再現,從看似不專業的邊線收尾與落漆的粗心大意,均暗示出作品欲傳達在藝術完美要求上不允許出現的粗糙與失控,看似不費吹灰之力的錯誤在精準的布局與控制下讓這些「缺點」被突顯放大成為眾矢之的而難以迴避,在疑惑的當下與鄰近的空間形成共生卻又強烈的反差、格格不入和無以名狀,朝著作品的結構與布局延伸,讓觀者在行走抬頭間,經驗到某種深刻且無形的身體勞動、空間感與時間歷程,種種層次分明的對比與經營,使此件作品形成了偌大空間中極為動人卻也無法忽視的視覺風景。
顏色 | 白, 黑 |
---|---|
年份 | 2011-2020 |
尺寸 | 小 |
"" 前往願望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