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景蘭
No. 123

 

1967
油彩/ 畫布
80 x 80 cm

  • 作品編號: H-18688118-1-1-1-1-1-1-1-1-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1-1-1-1-1-1-1-1-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分類:
  • 熱門關鍵字: , ,
瀏覽「收藏清單」
Compare

謝景蘭1921年出生於中國貴州的書香門第,很早就展現音樂天份,先後就讀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音樂院、上海音樂專科學校。1948年,謝景蘭來到法國巴黎,在這裡,她開始創作電子音樂,並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CNSMDP)學習現代舞,才華洋溢的謝景蘭同時對繪畫也產生了極大的熱情。1957年,謝景蘭與第一任丈夫趙無極離異,對繪畫的熱情促使她拿起畫筆,開啟了自己的繪畫之路,從此創作不輟直至1995年辭世,留下許多情感深刻而富有意境的作品。

謝景蘭作畫初期,受到趙無極的影響而從抽象繪畫切入,從古代漢字汲取養份,作品具有剛硬線條與強烈的色彩,所不同的是,她的用色更加濃烈,藍色或棕色潑灑之後,再輔以粗重黑白筆觸,如中國書法般的線條,傳達了藝術家追求個人實現的精神。1970年代,謝景蘭深入研究中國傳統山水,大量以風景為題材,畫面中常見山川的形象,並且追求具有意境的畫面,寧靜而悠遠。晚期回歸抽象,用色與筆觸皆輕盈而富音樂性,並開始結合自己譜曲的音樂,於畫作前表演舞蹈,展現其全方位的藝術才華。作為一位旅法的華人藝術家,謝景蘭以她熱情、前衛且蘊含東方哲思與女性特質的創作,為二十世紀的藝術史,增添了無盡風華。

  • 1921-1995 出生於中國貴州貴陽市

個展

    2011

  • 「神韻舞色—謝景蘭繪畫」,香港大學博物館協會,香港,中國
    2010

  • 「蕙景蘭心—謝景蘭藝術回顧展」,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中國;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台灣
    2009

  • 「回聲.天堂—謝景蘭藝術回顧展」,浙江美術館,杭州,中國
    2009

  • 「回聲.天堂—謝景蘭藝術回顧展」,浙江美術館,杭州,中國
    1990

  • 「謝景蘭個展」,皮耶.卡登藝術空間,巴黎,法國
    1983

  • 「謝景蘭個展」,文化中心,伊夫林,法國
    1982

  • 「謝景蘭個展」,貝藍畫廊,巴黎,法國
    1973

  • 「謝景蘭個展」,艾莉絲.克蕾賀畫廊 ,巴黎,法國
    1972

  • 「內之外」,文化中心,拉翁,法國
    1971

  • 「謝景蘭個展」,現代畫廊,斯克堡,丹麥
  • 內外世界」,列普耶畫廊,巴黎,法國
    1967

  • 「謝景蘭個展」,艾倫.德波瓦畫廊,史特勞斯堡,法國
    1966

  • 「謝景蘭個展」,第七畫廊,巴黎,法國
    1963

  • 「謝景蘭個展」,平裝本畫廊,愛丁堡,英國
    1960

  • 「謝景蘭個展」,克勒茲畫廊,巴黎,法國

聯展

    2014

  • 「來自巴黎的微風」,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1994

  • 「三位女藝術家特展」,勒拉翁杜,法國
    1991

  • 「謝景蘭、范甸南雙個展」,蒙貝利亞文化中心,蒙貝利亞,法國
  • 「謝景蘭、范甸南雙個展」,歐塞爾文化中心,歐塞爾,法國
    1989

  • 「紀念天安門事件特展」,龐畢度中心,巴黎,法國
    1989

  • 「紀念天安門事件特展」,龐畢度中心,巴黎,法國
    1980

  • 「謝景蘭、范甸南雙個展」,馬貢文化中心,馬貢,法國

獲獎

    1975

  • 「藝術文學類騎士勛章」,法國文化部,法國

重要典藏

    1971

  • 法國文化部
點選各年份作品

心之景

文/張曉筠

 

“我從不自限於象牙塔。”

-謝景蘭,1981

 

身分之認同攸關生命和藝術。人們深信不疑並堅持的,正是他們表現自我所鞏固的智慧與勇氣。當謝景蘭(Lalan,1921-1995)在1981年的訪談中表示「我從不自限於象牙塔」[1],不僅評論有關她個人的創作視野,也涉及作為一位現代女性和藝術家所追求的獨立。

在東亞藝術史領域中,因女性藝術家與藝術家配偶處於父系社會傳統陰影下,強調男性藝術家的貢獻,而忽略女性藝術家的才華與影響及對東亞藝術歷程之意義。近年中國和日本的藝術史研究針對女性畫家的論述平台,其女性作為繪畫的題材已從前近代延伸至現代藝術史中。然而,若缺少女性和男性藝術家之間互動的分析及地域性與跨國活動的脈絡,則有關十九與二十世紀女性在藝術、文化和哲學議題上的評估將是不完整的。

謝景蘭的案例說明一位海外華裔女性藝術家的複雜現實:相對於她第一任丈夫趙無極 (1920-2013 ) 的成就來說,她的創作未受關注。謝景蘭出身於開明文人世家,接受教會學校洗禮,加上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音樂院、上海音樂專科學校與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 ( CNSMDP ) 的栽培,不但造就了她易於從東方傳統過渡到法國視覺文化領域中,更使她創造出「綜合藝術」( l’art synthèse  或 integrated  art )。1956年後,謝景蘭投入電子音樂的探索並為前衛電影和現代舞蹈譜曲。此時期她重新思考南宋山水畫 (1127-1279 ) 的概念與風格特質,及音聲在具體或虛擬空間中的關係。若從謝景蘭的自我意識以及當代觀眾、藝評家和文化人士的觀點對她的生涯作一個完整的詮釋,她展現一位身在法國的華裔女性藝術家挑戰二戰後(postwar)多項藝術運動、前衛音樂與現代舞蹈等創作。

謝景蘭於1948年抵達巴黎,自中國移居到充滿可能性和實驗性的歐洲大都會。她觀賞有關瑪莎.葛蘭姆( Martha Graham,1894-1991)[2]  的紀錄片後,對現代舞蹈產生強烈的興趣並立即進入美國中心( American Students’ and Artists’ Center in Paris 或  ‘Le Centre Américain’)[3] 學習現代舞蹈。在1951年至1954年之間,謝景蘭考入巴黎音樂學院,也曾前往西班牙、義大利、瑞士、德國、荷蘭、比利時和英國旅行參觀博物館和重要文化遺址。[4] 在詩人兼作家與中國文化仰慕者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1899-1984)的介紹下,她和趙無極成為法國作曲家比艾.布列茲(Pierre Boulez,1925-)主導的音樂組織「音樂領域」(Domaine Musical)中的常客。[5]

二戰後的巴黎藝術受印度教、道教及佛教禪學之亞洲形上學的影響,趨向更進一步的抽象表現;在此背景之下,謝景蘭於1957年著手的繪畫明顯有她汲取中國古藝術傳統的意象。她憶述其繪畫自此時期開始以「姿態抽象,接近書寫」作書法性繪畫表現。[6]  謝景蘭於1948年赴法後直到1956年底第一次返回中國,在六個月的旅途中,她不僅探望了家人,也走訪多數博物館並參與地方文化活動;她以嶄新的眼光審視中國文化遺產,甚至—自己的未來。[7]

從1960年末至1980年初,謝景蘭繪畫中象形文字的輪廓隱沒至光影交錯的畫面背景。她以現代舞蹈及電子音樂作曲經驗融入莊子哲學(約西元前四世紀)[8] ,進而轉向對自然事物及物理現象之研究,強調空間、平衡以及對大自然的崇敬。謝景蘭以流動性的線條形塑山脈與月球景色,呈現出韻律優美以及開闊多元的宋代( 960-1279)繪畫意象,此概念來自她孩童時期與家人居住於杭州西湖畔遠眺山邊詩意的景致。

謝景蘭一方面傳承宋畫的影響,反映於她刻意「以亞洲為方法」的創作形式;另一方面她以明確的信念追求自我,闡明一位海外華裔女性藝術家的意志貫穿了她的藝術生涯。自1980年代中期直至1995年逝世期間,她對存在和意識交替的感知,使她在音樂和舞蹈的多領域創作之外,藉著法國地中海岸工作室中明亮舒適的光線,將莊子的宇宙觀融入抽象作品之中。她曾說中國書法代表其繪畫的基本結構與框架,[9] 作品中鉛筆線條在藍色和黃色的叢簇之上構成交錯的網絡正是向中國筆墨表達致敬。她的思想塑造她畫作之樣貌,不受限於地理、種族、性別與信仰的拘束。在衝突與暴戾的時代,虛妄的名利往往限制了個人的表達空間,而她對大自然、人類和宇宙間關係不渝的崇敬,使她的視野超越了軀體和心理的侷限。[10]

謝景蘭的創作開啟了亞洲藝術和哲學對二戰後歐洲抒情抽象的轉變。以國際視野而言,歐美藝術家、哲學家以及文學家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將亞洲文化傳統據為己用,造就了大規模體驗性(experiential)和歷程取向(process-oriented)的作品和展覽。[11] 反觀謝景蘭及其他海外華人藝術家對自身東方文化資產的詮釋和再詮釋,已成為二戰後藝文論述的關鍵課題。而她繪畫中和諧安詳的風格,所傳達的自我意識超越了有形和實體結構的展現,並進入她所閱讀、目見與想像之真實現代藝術家應有的境界。

 

[1] 許芥昱 (1922-1982) 於1981年6月26日在巴黎訪問謝景蘭, 8月19日初稿完成於美國加州之〈鎔音樂、舞蹈、戲劇於繪畫的謝景蘭〉,原件手稿掃描檔案及中譯法文影本,臺北:近現代中國藝術文獻庫  (Archives of  Modern Chinese Art),頁34。

[2] Danielle Berthelot, “Entretiens avec Lalan” 〈謝景蘭訪談〉(出自《中國當代畫家的研究-拉蘭 (Lalan) 》,巴黎東方文化語言學院中文系碩士論文,1982 ),頁46。貝德羅論文之部分段落用於1990年謝景蘭之個展圖錄Peintures de Lalan及Sophy Thompson and Antoine Chen Yen Fon, Lalan (Bangkok: J.M. Beurdeley, 1999), 頁8-9, 148, 194, 195, 196.

[3] Jacqueline Robinson, Modern Dance in France: An Adventure 1920-1970, translated by Catherine Dale (Amsterdam:Overseas  Publishers Association , 1997), 321, 327.

[4] Berthelot, "Entretiens avec Lalan”,  38.

[5] Jean-Pierre Martin, Henri Michaux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2003), 471-473.

[6] Berthelot, "Entretiens avec Lalan”,  37.

[7] Thompson and Chen,  Lalan, 136.

[8] 許芥昱,〈鎔音樂、舞蹈、戲劇於繪畫的謝景蘭〉,頁29。

[9] Berthelot, , "Entretiens avec Lalan”,  37.

[10] 許芥昱,〈鎔音樂、舞蹈、戲劇於繪畫的謝景蘭〉,頁31。

[11] The Third Mind:American Artists Contemplate Asia, 1860-1989, (New York: Solomon R.Guggenheim Foundation, 2009 ).

    個展

  • 2014 「來自巴黎的微風」,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謝景蘭%sNo. 114
謝景蘭%sNo. 122
  • 1921-1995 出生於中國貴州貴陽市

個展

    2011

  • 「神韻舞色—謝景蘭繪畫」,香港大學博物館協會,香港,中國
    2010

  • 「蕙景蘭心—謝景蘭藝術回顧展」,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中國;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台灣
    2009

  • 「回聲.天堂—謝景蘭藝術回顧展」,浙江美術館,杭州,中國
    2009

  • 「回聲.天堂—謝景蘭藝術回顧展」,浙江美術館,杭州,中國
    1990

  • 「謝景蘭個展」,皮耶.卡登藝術空間,巴黎,法國
    1983

  • 「謝景蘭個展」,文化中心,伊夫林,法國
    1982

  • 「謝景蘭個展」,貝藍畫廊,巴黎,法國
    1973

  • 「謝景蘭個展」,艾莉絲.克蕾賀畫廊 ,巴黎,法國
    1972

  • 「內之外」,文化中心,拉翁,法國
    1971

  • 「謝景蘭個展」,現代畫廊,斯克堡,丹麥
  • 內外世界」,列普耶畫廊,巴黎,法國
    1967

  • 「謝景蘭個展」,艾倫.德波瓦畫廊,史特勞斯堡,法國
    1966

  • 「謝景蘭個展」,第七畫廊,巴黎,法國
    1963

  • 「謝景蘭個展」,平裝本畫廊,愛丁堡,英國
    1960

  • 「謝景蘭個展」,克勒茲畫廊,巴黎,法國

聯展

    2014

  • 「來自巴黎的微風」,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1994

  • 「三位女藝術家特展」,勒拉翁杜,法國
    1991

  • 「謝景蘭、范甸南雙個展」,蒙貝利亞文化中心,蒙貝利亞,法國
  • 「謝景蘭、范甸南雙個展」,歐塞爾文化中心,歐塞爾,法國
    1989

  • 「紀念天安門事件特展」,龐畢度中心,巴黎,法國
    1989

  • 「紀念天安門事件特展」,龐畢度中心,巴黎,法國
    1980

  • 「謝景蘭、范甸南雙個展」,馬貢文化中心,馬貢,法國

獲獎

    1975

  • 「藝術文學類騎士勛章」,法國文化部,法國

重要典藏

    1971

  • 法國文化部
點選各年份作品

心之景

文/張曉筠

 

“我從不自限於象牙塔。”

-謝景蘭,1981

 

身分之認同攸關生命和藝術。人們深信不疑並堅持的,正是他們表現自我所鞏固的智慧與勇氣。當謝景蘭(Lalan,1921-1995)在1981年的訪談中表示「我從不自限於象牙塔」[1],不僅評論有關她個人的創作視野,也涉及作為一位現代女性和藝術家所追求的獨立。

在東亞藝術史領域中,因女性藝術家與藝術家配偶處於父系社會傳統陰影下,強調男性藝術家的貢獻,而忽略女性藝術家的才華與影響及對東亞藝術歷程之意義。近年中國和日本的藝術史研究針對女性畫家的論述平台,其女性作為繪畫的題材已從前近代延伸至現代藝術史中。然而,若缺少女性和男性藝術家之間互動的分析及地域性與跨國活動的脈絡,則有關十九與二十世紀女性在藝術、文化和哲學議題上的評估將是不完整的。

謝景蘭的案例說明一位海外華裔女性藝術家的複雜現實:相對於她第一任丈夫趙無極 (1920-2013 ) 的成就來說,她的創作未受關注。謝景蘭出身於開明文人世家,接受教會學校洗禮,加上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音樂院、上海音樂專科學校與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 ( CNSMDP ) 的栽培,不但造就了她易於從東方傳統過渡到法國視覺文化領域中,更使她創造出「綜合藝術」( l’art synthèse  或 integrated  art )。1956年後,謝景蘭投入電子音樂的探索並為前衛電影和現代舞蹈譜曲。此時期她重新思考南宋山水畫 (1127-1279 ) 的概念與風格特質,及音聲在具體或虛擬空間中的關係。若從謝景蘭的自我意識以及當代觀眾、藝評家和文化人士的觀點對她的生涯作一個完整的詮釋,她展現一位身在法國的華裔女性藝術家挑戰二戰後(postwar)多項藝術運動、前衛音樂與現代舞蹈等創作。

謝景蘭於1948年抵達巴黎,自中國移居到充滿可能性和實驗性的歐洲大都會。她觀賞有關瑪莎.葛蘭姆( Martha Graham,1894-1991)[2]  的紀錄片後,對現代舞蹈產生強烈的興趣並立即進入美國中心( American Students’ and Artists’ Center in Paris 或  ‘Le Centre Américain’)[3] 學習現代舞蹈。在1951年至1954年之間,謝景蘭考入巴黎音樂學院,也曾前往西班牙、義大利、瑞士、德國、荷蘭、比利時和英國旅行參觀博物館和重要文化遺址。[4] 在詩人兼作家與中國文化仰慕者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1899-1984)的介紹下,她和趙無極成為法國作曲家比艾.布列茲(Pierre Boulez,1925-)主導的音樂組織「音樂領域」(Domaine Musical)中的常客。[5]

二戰後的巴黎藝術受印度教、道教及佛教禪學之亞洲形上學的影響,趨向更進一步的抽象表現;在此背景之下,謝景蘭於1957年著手的繪畫明顯有她汲取中國古藝術傳統的意象。她憶述其繪畫自此時期開始以「姿態抽象,接近書寫」作書法性繪畫表現。[6]  謝景蘭於1948年赴法後直到1956年底第一次返回中國,在六個月的旅途中,她不僅探望了家人,也走訪多數博物館並參與地方文化活動;她以嶄新的眼光審視中國文化遺產,甚至—自己的未來。[7]

從1960年末至1980年初,謝景蘭繪畫中象形文字的輪廓隱沒至光影交錯的畫面背景。她以現代舞蹈及電子音樂作曲經驗融入莊子哲學(約西元前四世紀)[8] ,進而轉向對自然事物及物理現象之研究,強調空間、平衡以及對大自然的崇敬。謝景蘭以流動性的線條形塑山脈與月球景色,呈現出韻律優美以及開闊多元的宋代( 960-1279)繪畫意象,此概念來自她孩童時期與家人居住於杭州西湖畔遠眺山邊詩意的景致。

謝景蘭一方面傳承宋畫的影響,反映於她刻意「以亞洲為方法」的創作形式;另一方面她以明確的信念追求自我,闡明一位海外華裔女性藝術家的意志貫穿了她的藝術生涯。自1980年代中期直至1995年逝世期間,她對存在和意識交替的感知,使她在音樂和舞蹈的多領域創作之外,藉著法國地中海岸工作室中明亮舒適的光線,將莊子的宇宙觀融入抽象作品之中。她曾說中國書法代表其繪畫的基本結構與框架,[9] 作品中鉛筆線條在藍色和黃色的叢簇之上構成交錯的網絡正是向中國筆墨表達致敬。她的思想塑造她畫作之樣貌,不受限於地理、種族、性別與信仰的拘束。在衝突與暴戾的時代,虛妄的名利往往限制了個人的表達空間,而她對大自然、人類和宇宙間關係不渝的崇敬,使她的視野超越了軀體和心理的侷限。[10]

謝景蘭的創作開啟了亞洲藝術和哲學對二戰後歐洲抒情抽象的轉變。以國際視野而言,歐美藝術家、哲學家以及文學家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將亞洲文化傳統據為己用,造就了大規模體驗性(experiential)和歷程取向(process-oriented)的作品和展覽。[11] 反觀謝景蘭及其他海外華人藝術家對自身東方文化資產的詮釋和再詮釋,已成為二戰後藝文論述的關鍵課題。而她繪畫中和諧安詳的風格,所傳達的自我意識超越了有形和實體結構的展現,並進入她所閱讀、目見與想像之真實現代藝術家應有的境界。

 

[1] 許芥昱 (1922-1982) 於1981年6月26日在巴黎訪問謝景蘭, 8月19日初稿完成於美國加州之〈鎔音樂、舞蹈、戲劇於繪畫的謝景蘭〉,原件手稿掃描檔案及中譯法文影本,臺北:近現代中國藝術文獻庫  (Archives of  Modern Chinese Art),頁34。

[2] Danielle Berthelot, “Entretiens avec Lalan” 〈謝景蘭訪談〉(出自《中國當代畫家的研究-拉蘭 (Lalan) 》,巴黎東方文化語言學院中文系碩士論文,1982 ),頁46。貝德羅論文之部分段落用於1990年謝景蘭之個展圖錄Peintures de Lalan及Sophy Thompson and Antoine Chen Yen Fon, Lalan (Bangkok: J.M. Beurdeley, 1999), 頁8-9, 148, 194, 195, 196.

[3] Jacqueline Robinson, Modern Dance in France: An Adventure 1920-1970, translated by Catherine Dale (Amsterdam:Overseas  Publishers Association , 1997), 321, 327.

[4] Berthelot, "Entretiens avec Lalan”,  38.

[5] Jean-Pierre Martin, Henri Michaux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2003), 471-473.

[6] Berthelot, "Entretiens avec Lalan”,  37.

[7] Thompson and Chen,  Lalan, 136.

[8] 許芥昱,〈鎔音樂、舞蹈、戲劇於繪畫的謝景蘭〉,頁29。

[9] Berthelot, , "Entretiens avec Lalan”,  37.

[10] 許芥昱,〈鎔音樂、舞蹈、戲劇於繪畫的謝景蘭〉,頁31。

[11] The Third Mind:American Artists Contemplate Asia, 1860-1989, (New York: Solomon R.Guggenheim Foundation, 2009 ).

    個展

  • 2014 「來自巴黎的微風」,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額外資訊

顏色

白, 藍, 紫, 綠

年份

1951-1970

尺寸

"" 前往願望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