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u-Chi YEH 葉子奇
葉子奇的繪畫具有當代感知強烈的構圖與濃鬱的古典氛圍。在他五十多年跨中西文化的孕育、薰陶與學習交融下(前三十年在台灣,近二十年在美國,再回到台灣),他的風景繪畫在理性思考與感性抒發的交替更迭中,展現了中西藝術美學上朦朧曖昧的巨大張力。同時他的風景作品有著強烈肖像畫的性格,注重前後明暗相互映襯的處理、遠近氛圍的對比、強調空間的開展。對顏料的處理,更有他獨到的熟練,他混用卵彩和油畫的技法使畫面色澤鮮明、肌理細膩,再加以利用色調與色彩的精密變化,獲取表現統一光線的技巧,並利用極簡的構圖和微妙距離的效果,在畫中透露出深沉的靜寂與鄉愁。
葉子奇以身處的大自然為母題,從山、海、樹、雲的千姿百態淬鍊出個人的藝術語言和投射出心靈的觀照。張金催言及葉子奇的靜物總是選擇單一強烈的「主題物象」,使物象如紀念碑屹立在凝結的特定情境中。而石瑞仁以為葉子奇採取「淨化、孤立化、完美化」的形式手法,將鄉土的自然圖騰紛紛地昇華和聖化,在懷鄉戀土的深意中注入肅穆的情操。
層巒疊嶂的綠、波瀾壯闊的藍、舉重若輕的白,葉子奇專注的追尋他與自然的對話及藝術心靈的無限探索。其筆下的自然符號總是綠意盎然、茂密濃鬱、形神飽滿。相同的主題在不同的光照投影下展現各異奇趣的樣貌,畫中連續循環的光影變化,強烈暗示宇宙自然生命的生與滅,循環不已而至永恆。寫實中有生命哲思,自然中有歷史記憶。透過結合當代感知的強烈構圖與濃郁的古典氛圍,葉子奇持續充實當代寫實繪畫的多元層面。一如在山間行走禱告的修行者或海邊凝視吟詠的行旅者,葉子奇專注的追尋他與自然的對話及藝術心靈的無限探索。
- 1956 出生台灣花蓮
- 1989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MFA)
- 1981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畢業
個展
- 2013
- 「對話‧獨白 作品1980-2013」,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12
- 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10
- 「台南追想曲」,Inart Space加力畫廊,台南,台灣
- 2009
- 「風景‧台灣」,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8
- 「走過風景的心情」,月臨畫廊,台中,台灣
- 2007
- 「走過風景的心情」,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葉子奇作品編年展」,東華大學,花蓮,台灣
- 「葉子奇返鄉特展」,松園別館,花蓮,台灣
- 2005
- 「獨白─離鄉之遠近1989-2005」,月臨畫廊,台中,台灣
- 2004
- 「獨白─離鄉之遠近1989-2004」,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2
- 「風景‧台灣II」,帝門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 2000
- 「風景‧台灣」,帝門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 1998
- 「花季I」,家畫廊,台北,台灣
- 「花季II」,新生態藝術環境,台南,台灣
- 1997
- 「走過風景的心情1988-1996」,家畫廊,台北,台灣
- 1995
- 「花祭」,家畫廊,台北,台灣
- 1994
- 「鄉愁在浴室中,對話與獨白」,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1993
- 「1978-1993編年展」,花蓮縣文化中心,花蓮,台灣
- 「獨白II」,新展望畫廊,台中,台灣
- 1992
- 「獨白」,玄門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 1989
- 衛斯貝斯畫廊(Westbeth Gallery),紐約(格林威治區),美國
- 1987
- 「成長的傳奇」,美國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 1985
- 「生活的傳奇」,南畫廊,台北,台灣
聯展
- 2012
- 「景」,天理文化中心,紐約,美國
- 2011
- 「複感‧動觀─2011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 2006
- 「六位畫家的具象世界」,月臨畫廊,台中,台灣
- 2002
- 「台灣當代藝術全集」,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 「台灣當代藝術全集」,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 1997
- 「自然的氣勢-當代繪畫特展」,台北藝廊,紐約,美國
- 「紐約-花蓮」,新市民美學空間,花蓮,台灣
- 1995
- 「線條表現」,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台北,台灣
- 1994
- 「1994-正在進門中的現代藝術」,家畫廊,台北,台灣
- 「初探台灣寫實繪畫風格之演變」,家畫廊,台北,台灣
- 1991
- 「天才的閃耀:能‧力‧動」,前庭畫廊,美國奇異(G.E.)電器總公司研究與發展中心,紐約州,美國
- 1990
- 第三屆「死亡之日」邀請展,抉擇美術館(Alternative Museum),紐約(蘇貝卡區),美國
- 「新秀展」,亞歷山大‧謬立肯畫廊(Alexander F. Milliken),紐約(蘇荷區),美國
- 第三屆「死亡之日」邀請展,抉擇美術館(Alternative Museum),紐約(蘇貝卡區),美國
- 「夏日群展」,黑里歐畫廊(Helio Gallery),紐約(蘇荷區),美國
- 「宏觀宇微觀」競賽展,黑里歐畫廊,紐約(蘇荷區),美國
- 全國競賽展,第一街畫廊(First Street Gallery),紐約(蘇荷區),美國
- 1989
- 第二屆「死亡之日」邀請展,抉擇美術館,紐約(翠貝卡區),美國
- 1987
- 「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貌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台灣
- 1986
- 「新具象繪畫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新具象繪畫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風格22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1984
- 「101現代藝術群‧新圖式」,聯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新象展」,藝術家畫廊,台北,台灣
- 1983
- 「101現代藝術群」聯展,美國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 1980
- 「亞洲青年畫展」,香港,中國
- 「台灣畫壇的新希望」青年藝術家聯展,春之藝廊,台北,台灣
既是獨白,也是對話的生命長卷
文/張禮豪
總是不期然地想起詩,尤其是與葉子奇的作品相遇之際。
舉例來說,像是楊牧的詩句:
「像撥開重重的蘆葦桿,在夏天末尾
空氣裡飄著柴火穿過煙囪的香氣以淡漠
隨小風向我匍匐的低窪傳來,一種召喚……
我看到,一如香爐上最後熄滅的灰燼
在已然暗將下來的神龕堅持著無聲的
吶喊,努力將那瞬息提升為永恆的記憶……」
從未及弱冠便遠離家門,爾後遠赴紐約漂泊廿年,到臨近中年葉子奇才懷抱著異鄉人的情感返回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土—花蓮,試圖重新摸索、梳理個人在生活各個層面所發生的諸多轉變,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心緒起伏與反應。這段期間他曾經歷雙親先後謝世的打擊,好一陣子無法提起畫筆;也慢慢體認到成立自己家庭的重要性,以迄迎接一對兒女如約、如時的誕生,看顧著他們成長至今……一切的點點滴滴,聽他說來輕描淡寫,但不難想見隱藏在表情與話語之下的備嘗艱辛。而支持他持續下去的動力,除了結髮之妻一路走來始終不變的鼓勵,更重要的無疑是他一身對於寫實繪畫創作顛撲不破的強大信念。藝術就是他最初與最終的依歸,即使這是一條孤獨的路。葉子奇說:「在我們那個年代,寫實繪畫是被輕視、敵視的,很多人認為這不過是類似毫芒雕刻的工藝之美,根本稱不上是藝術。即使到了現在,類似的論調依然存在。」但他一直認為,寫實繪畫創作不但帶有個人深厚的情感,還可以像是電影編劇一樣,無論物件的選擇、構圖到色彩、筆觸的運用,都是一種敘述的方式,得以意在言外地描繪出自然與人的關係、個人面對世界所處的位置與座標,甚至進一步探討時間在空間裡遺下的流痕。
凡此種種,在葉子奇這次「對話‧獨白」一展中或可一覽無遺。他特別選用其1994年在誠品畫廊所舉辦的首次個展「對話與獨白──鄉愁在浴室中」(Dialogue & Monologue)幾近相同的展名,就足夠讓人產生時光倒流的錯覺。而展出的30餘件作品,更是跨度了葉子奇近卅年的歲月,不少是其長久以來珍愛有加、秘而不宣之作,有他大學時期所穿的牛仔褲、家裡浴室裡的洗手台、可愛的玩具小豬到多水蓮霧、槴子花香;也有孤雁雙魚、雲山飄渺到數人方能環抱的百年老榕乃至於如約、如時自初生到牙牙學語的稚氣可愛模樣等不一而足。隨著腳步移動,觀者彷彿可以漫步在葉子奇的生命長卷之上,時而感受到他冷冽清澈的自省,時而捕捉到其溫馨柔情的顯影。
像是年代最為久遠的《年輕Ⅰ》為葉子奇就讀文化大學時所繪,雖說不見任何一人的面容,此件作品其實就是葉子奇的自畫像,從深藍牛仔褲到褐色皮帶的質地,以及同時放在褲頭與口袋的手,彷彿早已預告了他堅毅不改的藝術探索與決心。與之對應的是《母與女》(母親的過去式現在式未來式)一作,固然係以其妻為主角,但也勾勒出放諸四海皆準的偉大母愛。1985年完筆的《鄉愁》乍看像是中國書畫,實則是彼時他在出國深造前,認為應當先從傳統文化中去汲取創作養分,受到啟發而得之作。畫面中間他以油畫描繪了一捆稻草,左邊卻增添了一座猶如剪紙的樓梯,讓看似不相干的兩個物件並置而產生意義的斷裂與懸空;左右相對的則是透過油畫布塗抹石膏,以拓印手法留下真正的稻草痕印,形塑出計白當黑、虛實相生的美學思考,充分展現他承襲傳統的同時也力求挑戰與突破。如果對照最新創作的《來自玉里的大西瓜》,他以誇張的尺幅與比例將來自家鄉的特產在畫面中一分為二,不僅抒發個人一貫濃烈的土地歸屬之情,也提供觀者另一種觀看的可能。
雲聚集了「可見」,然後消散為「不可見」,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具有雲的本質。如是看似衝突的實存卻讓葉子奇深感著迷,《山與雲》、《紗帽山與雲的對話》兩件新作正是邀請觀者置身其中,去體會在時間的流動之餘,雲、山之間雖然或許並無太大差異,如同人事多變,聚散之間所能留下的不過匆匆浮影一瞥,但回歸到敘述的起點,所有事物都是通往一個故事的路徑,隱身畫作之後的藝術家頓時成為最稱職的說書人。而兩件均名為《等待》的作品以眾人家中可見的洗手台為題入畫,一個以空,一個以滿,無疑是經過刻意選擇的精神物象,來婉轉表達葉子奇內斂的情感,相互之間也構築出對話的語境。而當原本人們習於俯瞰的物件,一旦懸掛牆上自然會迫使觀者改為平視的角度,進而製造出視覺上的奇觀經驗,以及心理感受的超現實況味。
此外,更多是歷經時間反覆洗禮的敘事,像是以蓮霧為題材的《對話Ⅰ》、《對話Ⅱ》前後花費十年的時間才終告完成,讓人好奇究竟時間如何存在於(或不存在於)繪畫當中?面對此一提問,文化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認為,繪製一幅畫的過程,無論經歷多長的時間,其實都是為了建構未來該件作品真正完成的準備工作。而一件作品的完成,並非當它終於符合某個已經存在的事物,而是當觀者注視時,會將畫家所感覺或所計算其預見到(foreseen)的理想時刻填入作品之中,一幅畫至此才得以宣告完成。因此,在現實中,畫家並無法獨自決定這樣的時刻,他所實踐的祇是部分答案,剩餘的就得靠觀者的在場(presence)來填滿。因此,「繪畫是其自身被注視的預言」,而蘊含在繪畫中的靜止所指涉的,其實是一種超越時間的永恆。而這,正與葉子奇所言不謀而合:「創作最讓我著迷的一點,或者說我自身在美學上的追求,就是一和一的關係。就像是單獨一人與另一個單獨的人,才能夠真誠的對談,分享彼此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作品在此成為了兩者的中介。一個孤獨的視野,至此才能反身得到一種圓滿。」
確實,葉子奇從未有意識地將詩句放進創作裡,然而如同西方歷史上的第一部系統性美學著作──亞里斯多德《詩學》一書中所說的:「詩人的職責不在於描寫已經發生的事,而是敘述可能發生的事。」從某個角度來看,身為畫家的葉子奇也是如此,他在作品的題材上選取生活中看似再平凡不過的物件,透過揉合古典又現代的寫實風格,讓畫面彷彿充滿隱喻或象徵,一貫地將事物的普遍性與必然性純粹而深刻地表達出來。自他筆下描繪而得的,並非單純靜物或風景的寫生,亦非某一段時間流逝的紀錄與證據,而是一種類似召喚的神聖儀式:獨自一人立於高山之巔,敞開心胸向空谷放開喉嚨訴說著旁人無從得知的私密情感與記憶,但那短暫回聲隨即在風中霧裡消失,不留絲毫痕跡,只剩下既是獨白,也可視為對話的字謎,被細膩妥善地熨貼收藏到畫作裡,等待有緣人來。至於謎,解或不解,到頭來都變得次要,反而曲折蜿蜒卻饒富趣味的過程才顯得異常迷人吧!
- 個展
- 2013 對話‧獨白 作品1980-2013」,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9 「風景‧台灣」,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7 「走過風景的心情」,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4 「獨白─離鄉之遠近1989-2004」,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1994 「鄉愁在浴室中,對話與獨白」,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1956 出生台灣花蓮
- 1989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MFA)
- 1981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畢業
個展
- 2013
- 「對話‧獨白 作品1980-2013」,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12
- 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10
- 「台南追想曲」,Inart Space加力畫廊,台南,台灣
- 2009
- 「風景‧台灣」,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8
- 「走過風景的心情」,月臨畫廊,台中,台灣
- 2007
- 「走過風景的心情」,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葉子奇作品編年展」,東華大學,花蓮,台灣
- 「葉子奇返鄉特展」,松園別館,花蓮,台灣
- 2005
- 「獨白─離鄉之遠近1989-2005」,月臨畫廊,台中,台灣
- 2004
- 「獨白─離鄉之遠近1989-2004」,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2
- 「風景‧台灣II」,帝門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 2000
- 「風景‧台灣」,帝門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 1998
- 「花季I」,家畫廊,台北,台灣
- 「花季II」,新生態藝術環境,台南,台灣
- 1997
- 「走過風景的心情1988-1996」,家畫廊,台北,台灣
- 1995
- 「花祭」,家畫廊,台北,台灣
- 1994
- 「鄉愁在浴室中,對話與獨白」,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1993
- 「1978-1993編年展」,花蓮縣文化中心,花蓮,台灣
- 「獨白II」,新展望畫廊,台中,台灣
- 1992
- 「獨白」,玄門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 1989
- 衛斯貝斯畫廊(Westbeth Gallery),紐約(格林威治區),美國
- 1987
- 「成長的傳奇」,美國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 1985
- 「生活的傳奇」,南畫廊,台北,台灣
聯展
- 2012
- 「景」,天理文化中心,紐約,美國
- 2011
- 「複感‧動觀─2011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 2006
- 「六位畫家的具象世界」,月臨畫廊,台中,台灣
- 2002
- 「台灣當代藝術全集」,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 「台灣當代藝術全集」,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 1997
- 「自然的氣勢-當代繪畫特展」,台北藝廊,紐約,美國
- 「紐約-花蓮」,新市民美學空間,花蓮,台灣
- 1995
- 「線條表現」,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台北,台灣
- 1994
- 「1994-正在進門中的現代藝術」,家畫廊,台北,台灣
- 「初探台灣寫實繪畫風格之演變」,家畫廊,台北,台灣
- 1991
- 「天才的閃耀:能‧力‧動」,前庭畫廊,美國奇異(G.E.)電器總公司研究與發展中心,紐約州,美國
- 1990
- 第三屆「死亡之日」邀請展,抉擇美術館(Alternative Museum),紐約(蘇貝卡區),美國
- 「新秀展」,亞歷山大‧謬立肯畫廊(Alexander F. Milliken),紐約(蘇荷區),美國
- 第三屆「死亡之日」邀請展,抉擇美術館(Alternative Museum),紐約(蘇貝卡區),美國
- 「夏日群展」,黑里歐畫廊(Helio Gallery),紐約(蘇荷區),美國
- 「宏觀宇微觀」競賽展,黑里歐畫廊,紐約(蘇荷區),美國
- 全國競賽展,第一街畫廊(First Street Gallery),紐約(蘇荷區),美國
- 1989
- 第二屆「死亡之日」邀請展,抉擇美術館,紐約(翠貝卡區),美國
- 1987
- 「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貌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台灣
- 1986
- 「新具象繪畫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新具象繪畫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風格22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1984
- 「101現代藝術群‧新圖式」,聯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新象展」,藝術家畫廊,台北,台灣
- 1983
- 「101現代藝術群」聯展,美國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 1980
- 「亞洲青年畫展」,香港,中國
- 「台灣畫壇的新希望」青年藝術家聯展,春之藝廊,台北,台灣
既是獨白,也是對話的生命長卷
文/張禮豪
總是不期然地想起詩,尤其是與葉子奇的作品相遇之際。
舉例來說,像是楊牧的詩句:
「像撥開重重的蘆葦桿,在夏天末尾
空氣裡飄著柴火穿過煙囪的香氣以淡漠
隨小風向我匍匐的低窪傳來,一種召喚……
我看到,一如香爐上最後熄滅的灰燼
在已然暗將下來的神龕堅持著無聲的
吶喊,努力將那瞬息提升為永恆的記憶……」
從未及弱冠便遠離家門,爾後遠赴紐約漂泊廿年,到臨近中年葉子奇才懷抱著異鄉人的情感返回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土—花蓮,試圖重新摸索、梳理個人在生活各個層面所發生的諸多轉變,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心緒起伏與反應。這段期間他曾經歷雙親先後謝世的打擊,好一陣子無法提起畫筆;也慢慢體認到成立自己家庭的重要性,以迄迎接一對兒女如約、如時的誕生,看顧著他們成長至今……一切的點點滴滴,聽他說來輕描淡寫,但不難想見隱藏在表情與話語之下的備嘗艱辛。而支持他持續下去的動力,除了結髮之妻一路走來始終不變的鼓勵,更重要的無疑是他一身對於寫實繪畫創作顛撲不破的強大信念。藝術就是他最初與最終的依歸,即使這是一條孤獨的路。葉子奇說:「在我們那個年代,寫實繪畫是被輕視、敵視的,很多人認為這不過是類似毫芒雕刻的工藝之美,根本稱不上是藝術。即使到了現在,類似的論調依然存在。」但他一直認為,寫實繪畫創作不但帶有個人深厚的情感,還可以像是電影編劇一樣,無論物件的選擇、構圖到色彩、筆觸的運用,都是一種敘述的方式,得以意在言外地描繪出自然與人的關係、個人面對世界所處的位置與座標,甚至進一步探討時間在空間裡遺下的流痕。
凡此種種,在葉子奇這次「對話‧獨白」一展中或可一覽無遺。他特別選用其1994年在誠品畫廊所舉辦的首次個展「對話與獨白──鄉愁在浴室中」(Dialogue & Monologue)幾近相同的展名,就足夠讓人產生時光倒流的錯覺。而展出的30餘件作品,更是跨度了葉子奇近卅年的歲月,不少是其長久以來珍愛有加、秘而不宣之作,有他大學時期所穿的牛仔褲、家裡浴室裡的洗手台、可愛的玩具小豬到多水蓮霧、槴子花香;也有孤雁雙魚、雲山飄渺到數人方能環抱的百年老榕乃至於如約、如時自初生到牙牙學語的稚氣可愛模樣等不一而足。隨著腳步移動,觀者彷彿可以漫步在葉子奇的生命長卷之上,時而感受到他冷冽清澈的自省,時而捕捉到其溫馨柔情的顯影。
像是年代最為久遠的《年輕Ⅰ》為葉子奇就讀文化大學時所繪,雖說不見任何一人的面容,此件作品其實就是葉子奇的自畫像,從深藍牛仔褲到褐色皮帶的質地,以及同時放在褲頭與口袋的手,彷彿早已預告了他堅毅不改的藝術探索與決心。與之對應的是《母與女》(母親的過去式現在式未來式)一作,固然係以其妻為主角,但也勾勒出放諸四海皆準的偉大母愛。1985年完筆的《鄉愁》乍看像是中國書畫,實則是彼時他在出國深造前,認為應當先從傳統文化中去汲取創作養分,受到啟發而得之作。畫面中間他以油畫描繪了一捆稻草,左邊卻增添了一座猶如剪紙的樓梯,讓看似不相干的兩個物件並置而產生意義的斷裂與懸空;左右相對的則是透過油畫布塗抹石膏,以拓印手法留下真正的稻草痕印,形塑出計白當黑、虛實相生的美學思考,充分展現他承襲傳統的同時也力求挑戰與突破。如果對照最新創作的《來自玉里的大西瓜》,他以誇張的尺幅與比例將來自家鄉的特產在畫面中一分為二,不僅抒發個人一貫濃烈的土地歸屬之情,也提供觀者另一種觀看的可能。
雲聚集了「可見」,然後消散為「不可見」,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具有雲的本質。如是看似衝突的實存卻讓葉子奇深感著迷,《山與雲》、《紗帽山與雲的對話》兩件新作正是邀請觀者置身其中,去體會在時間的流動之餘,雲、山之間雖然或許並無太大差異,如同人事多變,聚散之間所能留下的不過匆匆浮影一瞥,但回歸到敘述的起點,所有事物都是通往一個故事的路徑,隱身畫作之後的藝術家頓時成為最稱職的說書人。而兩件均名為《等待》的作品以眾人家中可見的洗手台為題入畫,一個以空,一個以滿,無疑是經過刻意選擇的精神物象,來婉轉表達葉子奇內斂的情感,相互之間也構築出對話的語境。而當原本人們習於俯瞰的物件,一旦懸掛牆上自然會迫使觀者改為平視的角度,進而製造出視覺上的奇觀經驗,以及心理感受的超現實況味。
此外,更多是歷經時間反覆洗禮的敘事,像是以蓮霧為題材的《對話Ⅰ》、《對話Ⅱ》前後花費十年的時間才終告完成,讓人好奇究竟時間如何存在於(或不存在於)繪畫當中?面對此一提問,文化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認為,繪製一幅畫的過程,無論經歷多長的時間,其實都是為了建構未來該件作品真正完成的準備工作。而一件作品的完成,並非當它終於符合某個已經存在的事物,而是當觀者注視時,會將畫家所感覺或所計算其預見到(foreseen)的理想時刻填入作品之中,一幅畫至此才得以宣告完成。因此,在現實中,畫家並無法獨自決定這樣的時刻,他所實踐的祇是部分答案,剩餘的就得靠觀者的在場(presence)來填滿。因此,「繪畫是其自身被注視的預言」,而蘊含在繪畫中的靜止所指涉的,其實是一種超越時間的永恆。而這,正與葉子奇所言不謀而合:「創作最讓我著迷的一點,或者說我自身在美學上的追求,就是一和一的關係。就像是單獨一人與另一個單獨的人,才能夠真誠的對談,分享彼此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作品在此成為了兩者的中介。一個孤獨的視野,至此才能反身得到一種圓滿。」
確實,葉子奇從未有意識地將詩句放進創作裡,然而如同西方歷史上的第一部系統性美學著作──亞里斯多德《詩學》一書中所說的:「詩人的職責不在於描寫已經發生的事,而是敘述可能發生的事。」從某個角度來看,身為畫家的葉子奇也是如此,他在作品的題材上選取生活中看似再平凡不過的物件,透過揉合古典又現代的寫實風格,讓畫面彷彿充滿隱喻或象徵,一貫地將事物的普遍性與必然性純粹而深刻地表達出來。自他筆下描繪而得的,並非單純靜物或風景的寫生,亦非某一段時間流逝的紀錄與證據,而是一種類似召喚的神聖儀式:獨自一人立於高山之巔,敞開心胸向空谷放開喉嚨訴說著旁人無從得知的私密情感與記憶,但那短暫回聲隨即在風中霧裡消失,不留絲毫痕跡,只剩下既是獨白,也可視為對話的字謎,被細膩妥善地熨貼收藏到畫作裡,等待有緣人來。至於謎,解或不解,到頭來都變得次要,反而曲折蜿蜒卻饒富趣味的過程才顯得異常迷人吧!
- 個展
- 2013 對話‧獨白 作品1980-2013」,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9 「風景‧台灣」,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7 「走過風景的心情」,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2004 「獨白─離鄉之遠近1989-2004」,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1994 「鄉愁在浴室中,對話與獨白」,誠品畫廊,台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