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 Yan 林延

林延以宣紙和墨為主要媒材,創造出具有建築性格的裝置和繪畫雕塑。她改變了紙墨的傳統角色:皺、破、撕、貼成為她的創作語彙,而「墨分五色」的傳統則因空間的光影元素有了新的表現方式。黑與白、剛與柔的並置如同虛實相容的太極,呼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的陰陽平衡。

林延1961年出生於中國北京的藝術世家,外祖父龐薰琹和外祖母丘堤為大陸現代藝術的先驅人物,父母林崗、龐壔分別為大陸第一代留學俄羅斯及高等美術教育出身的藝術家。身為藝術家庭的第三代,林延從小便耳濡目染了親人的藝術精神,但卻能建立與其他親人截然不同的藝術語彙。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後,林延前往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繪畫材料研究室進修,後於賓州布魯斯堡大學視覺藝術系取得碩士學位。在家鄉處於社會動盪的期間,旅居紐約的林延得以享受創作自由,專注於自身的媒材探索和實驗。

1994年回到北京的林延發現,熟悉的城市在現代化中將被摧毀殆盡,她產生回應環境變化的強烈慾望,開始以紙翻製北京古建築的屋瓦、鉚釘等局部結構,將對傳統文化的情感凝結在作品當中,《致北京》系列即為此時的代表作。同時,她展開為期十年的「黑色時期」創作,持續深化、細化墨色的層次與力量。2005年後,她創造性地將宣紙轉為媒材,擴展了當代藝術的審美領域。林延透過看似脆弱的材料表達「藝術家感覺的真實」,她說:「我使用紙和墨來記錄當下文化和物質世界的磨損,同時,在衝突之中重塑文化和寧靜。在這些紙製的繪畫雕塑中,除了關於失落、掙扎、和毀壞的情感之外,還有美、力量、希望和堅韌的存在。」媒材的選擇更呼應了她自己的生命觀:「雖然紙壽千年,但最終可以回歸自然,不留痕跡,這也是我想要的生命的結局。」

對空間和建築形式感興趣的林延,近年製作許多大型的現地裝置,這些作品龐大的視覺形象與其輕巧的重量、觸感形成微妙對比,體現有無相生的道家思想。正如藝評家錢志堅所言,林延的作品似乎提問:「對傳統的承續是否可以純化為對某些元素的視覺記憶?」在包羅萬象的當代藝術中,林延選擇以最古老簡樸的材料,訴說對環境、文化、歷史綿延不盡的情思。

  • 1961 出生於中國北京
  • 1984 藝術學士,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北京,中國
  • 1986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繪畫材料研究室,巴黎,法國
  • 1989 藝術碩士,賓州布魯斯堡大學視覺藝術系,布魯斯堡,美國
  • 現生活和工作於紐約

個展

    2018

  • 「林延:反映」,獅語畫廊,上海,中國
    2017

  • 林延:⾨道」,否畫廊,纽约,中國
    2016

  • 「林延」,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14

  • 「林延:不一樣的宣」,Officina藝術空間,布魯塞爾,比利時
  • 「林延:空-氣」,天理文化中心,紐約,美國
  • 「林延:鎮紙」,否畫廊,紐約,美國
    2013

  • 「林延:知止」,紐約熨斗大樓Prow藝術空間,紐約,美國
    2012

  • 「林延:籠罩」,Cheryl McGinnis畫廊,紐約,美國
    2009

  • 「林延:再造」,中國廣場,紐約,美國
    2006

  • 「林延:瞬間的回聲」,中國2000畫廊,紐約,美國
    1996

  • 「林延:致北京」,開放空間,紐約,美國
    1991

  • 「林延:起點」,雙鶴畫廊,西雅圖,美國
    1988

  • 「林延:繪畫中的太極」,Haas畫廊,賓州布魯斯堡大學,布魯斯堡,美國

聯展節選

    2017

  • 「空鑿者ー林延、尹秀珍、艾敬」,萬營藝術空間,石家莊,中國
  • 「機杵ー當代藝術展」,蘇州金雞湖美術館,蘇州,中國
  • 「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銀川當代藝術美術館,銀川,中國
  • 「懷古堂20年中國當代水墨展」,懷古堂,紐約,美國
  • 「暗物質」,白兔美術館,雪梨,中國
    2016

  • 「視⻆」,前波畫廊,紐約,美國
  • 「第三屆中央美術學院三年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 「心境」,南海藝術中心,舊金山,美國
    2015

  • 「後院──林延、韋佳作品展」,季豐軒畫廊,香港,中國
  • Casa Dei Carraresi展覽中心,特雷維索,義大利
    2014

  • 「重瞳體──文化中國‧海外華人女性藝術家邀請展」,何香凝美術館,深圳,中國
  • 「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河北博物院,石家莊,中國
  • 「現代性3.0:東西方當代藝術家群展」,紐約大學80WSE美術館,紐約,美國
  • 「雙城記:紐約與北京」,布魯斯博物館,格林威治,美國
  • 「超越邊界:秦風、韋佳和林延」,Amy Simon畫廊,西港,美國
  • 「從傳統開始:林延和韋佳」,Cheryl McGinnis畫廊,紐約,美國
    2013

  • 「紐約,北京,此地,那裡」,元典美術館,北京,中國a
    2012

  • 「溫故知新──2012第四屆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國立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台北,台灣
  • 「2012紙上藝術雙年展」,Weatherspoon美術館,格林斯伯勒,美國
  • 「鸞鳳齊鳴:女性藝術展」,樹美術館,北京,中國
  • 「跨越界限:中國當代藝術家」,天理文化中心,紐約,美國
    2011

  • 「紙上藝術」,北方畫廊,長島,美國
  • 「亞洲斑斕」,切爾西美術館,紐約,美國
  • 「2011紙上藝術雙年展」,國家藝廊,索菲亞,保加利亞
  • 「對應/應對II:中美藝術家聯展」,科羅拉多大學博物館,波爾德,美國
    2010

  • 「回音」,Amy Simon畫廊,西港,美國
  • 「水墨符碼、光影交會──第三屆2010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台灣
  • 「春分」,元典美術館,北京,中國
  • 「交織」,Cheryl McGinnis畫廊,紐約,美國
    2009

  • 「活墨」,韓國畫廊,韓國藝術中心,紐約,美國
  • 「此時此地:紐約的華人藝術家」,美國華人博物館,紐約,美國
  • 「戰勝」,德意志銀行展廳,紐約,美國
    2008

  • 「寧靜的溯求:從寫實到抽象」,一月當代畫廊,北京,中國
  •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80級回顧展」,紅三房畫廊,北京,中國
  • 「夢蝶:第二屆上海當代藝術館文獻展」,上海當代藝術館,上海,中國
  • 「穿越:11位紐約藝術家群展」,水木當代藝術空間,北京,中國
  • 「彼時此時:從1710年到2007年的中國藝術」,Lamont畫廊,Phillips Exeter學院,埃克塞特,美國
  • 「生活中的園林」,德勒斯登國家博物館,德勒斯登,德國
  • 「墨的轉變」,德勒斯登國家博物館,德勒斯登,德國
  • 「再構中國傳統」,Amy Simon畫廊,西港,美國
  • 「來自女性之手藝術巡迴展」,Cheryl McGinnis畫廊,紐約,美國
    2007

  • 「重新啟動:第三屆成都雙年展」,成都當代美術館,成都,中國
  • 「對應╱應對:中美藝術家聯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 「出入」,2×13畫廊,紐約,美國
  • 「語境與環境」,北京當代美術館,北京,中國
  • 「氣韻:中國抽象藝術國際巡迴展」,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深圳;北京現在畫廊,北京;藝術公社,香港,中國;中國廣場,紐約,美國
  • 「透明:林延、張宏圖、胡冰群展」,Cheryl McGinnis畫廊,紐約,美國
    2006

  • 「形無形:中國抽象繪畫展」,一月當代畫廊,北京,中國
  • 「中國當代視覺」,Amy Simon畫廊,西港,美國
  • 「策展人的選擇:中國藝術」,綜合博物館,達克斯伯里,美國
  • 「移植」,波丘園,布朗克斯,美國
  • 「文化之間的行旅」,紐澤西視覺藝術中心,紐澤西,美國
  • 「邊界轉換的經驗」,Spool Mfg藝廊,約翰遜城,美國
  • 「布魯克林」,西港藝術中心,西港,美國
  • 「新西方主義:紐約中國當代藝術」,Ethan Cohen畫廊,紐約,美國
    2005

  • 「簡約生活」,協和文化基金會協和藝廊,紐約,美國
  • 「簡約生活2」,WFA建築設計空間,紐約,美國
    2003

  • 「紙的追逐」,中國2000畫廊,紐約,美國
    2002

  • 「視覺對話」,中國2000畫廊,紐約,美國
  • 「昨日與其他故事」,梅花畫廊,紐約,美國
    2000

  • 「龐薰琹三代九人藝術展」,上海雙年展週邊展,上海,中國
    1999

  • 「藝術中國」,Limn畫廊,舊金山,美國
  • 「全球足跡」,普渡大學,西拉法葉,美國
  • 「序幕」,白盒子畫廊,紐約,美國
    1998

  • 「三代中國女藝術家:丘堤,龐壔,林延」,蘇荷20畫廊,紐約,美國;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精藝軒畫廊,溫哥華,加拿大
    1995

  • 「當代美國中國藝術展」,林肯中心Cork 畫廊,紐約,美國
  • 「紐約蘇荷雙年展」,百老匯450號,紐約,美國
  • 「男人女人兒童╱丈夫妻子孩子」,茱麗葉基金會藝術中心,紐約,美國
    1994

  • 「泣、棄、契、棄?氣」,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1991

  • 「第二春:中國當代繪畫與雕塑」,聖地牙哥大學、聖地牙哥州立大學,聖地牙哥,美國
    1990

  • 「龐家畫展」,龍門畫廊,台北,台灣
    1987

  • 「中央美院師生展」,東京藝術大學,東京,日本
    1985

  • 「全國青年畫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1984

  • 「北京市美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1979

  • 「第一屆中國油畫研究會展覽」,中山公園,北京,中國

公共收藏

  • 成都當代美術館,成都,中國
  • 德意志銀行,紐約,美國
  • 龍美術館,上海,中國
  • 龐薰琹美術館,常熟,中國
  • 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天津,中國
  • 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點選各年份作品

林延:通往未來之門

文/Robert C. Morgan

藝術創作就像是創造生命。我無法自拔。沒什麼好說的。因為這是個人的,真實的,人們可以真實的看見和感受到它。

——林延(2006)

仔細研究林延的創作後會發現,並非所有藝術家都和她一樣知識廣博。我這樣說的意思是,知與識不只牽涉到資訊(文字或圖像)點對點的傳遞過程。林延的作品所關注的是美國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所稱的「知識的體現」。取得知識,需要超越處理日常資訊所需的勤奮、專注和集中。當外界訊息經過人類大腦時,會留下瑣碎的數據、無聊的廢話、重複的口號、和刻意誘人的廣告訊息;相較之下,知識進入大腦的過程是更為深刻的。

知識習得是一個高層次感官認知的過程。其中,身體和心靈並非相互分離,而是身心合一的運作才能完成。這種知性的覺醒在藝術創作中得以準確體現——既有實體上的創作,也有美學上的傳遞與接收。也許有人會提出,資訊的接收是身體與心靈被迫分離的常態,但事實上,知識的吸收是更深層次的運作,是一種存在創作意識中的特質。

我知道這樣的思路並不會被一般理論家所接受,因為他們習慣將人的思考和情感標準化,以符合全球化的標準範式。但是真正的藝術家必定是以非常不同的方式來思考的。對藝術家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在電子媒體標語不斷重複、令人麻木無感的影響下,解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回到林延作品的討論,我得到一種不同的參照點。在最近一次與她線上對談中,她給我一些回應如下:

「我使用紙和墨來記錄當下文化和物質世界的磨損,同時,在衝突之中重塑文化和寧靜。在這些紙製的繪畫雕塑中,除了關於失落、掙扎和毀壞的情感之外,還有美、力量、希望和堅韌的存在。」

將藝術傳播作為知識的一種形式已不多見,現在到處都充斥著競向取代藝術的奇觀與流行文化,不斷閃爍奪目的奇觀將我們困在一個焦慮且失衡的狀態。相較之下,林延的作品是靜態的,從她用金屬和磚塊、傳統宣紙和墨創作的《門徑》(Doorway)和《小徑》(Pathways, 2007)中,我能真切感受到它們的可觸感——「可觸」的意思是,這些作品具有物理上的存在感(以及飄渺感)。它們如此吸引我,使我在一吐一納之中保持平衡與平和。藝術品能夠傳遞平衡是了不起的成就,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晚近的《紀念碑》(Monument, 2008)系列也有相同的效果。儘管《紀念碑》看似暗示「灰色城市」空汙嚴重,但藝術家原本創作的出發點不僅於此。林延喜歡以建築工地的細節作為創作素材,這是她在成長過程中和成為專業藝術家的少年時期所熟悉的形象。從視覺上,人們即可感受到黑色墨汁的情感,以及從纖細紙片中穿捲而出的幻想。

作品《紀念碑8號》(Monument #8)與《紀念碑9號》(Monument #9)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這些作品都是翻製於她在北京住家後院的磚塊。《紀念碑8號》強調宣紙的白,而《紀念碑9號》則被墨汁浸透覆蓋,在濃厚的黑中,垂直區隔出上層的磚塊與下層的紙堆。《紀念碑9號》因而表現截然不同的情感,它的純黑與《紀念碑8號》的純白形成對照,它完全垂直的結構也與後者的多層次結構不同。在一次與劉禮賓的重要訪談(2006)中,林延提到自己使用墨水的原因:「雖然我的作品是黑色和空白的,我從未感覺它們只有一種顏色。黑色和中國宣紙就有足夠豐富的語彙。」在訪問中她還說到:「黑色的豐富感就像國畫中的墨色。黑色是一種如此豐富和敏感的色彩。當你能掌握的時候它就會很有力。」從抽象表現主義的觀點來看,這讓人想起羅伯特.馬瑟韋爾(Robert Motherwell)對於黑色的運用,特別是《西班牙共和國輓歌》系列。馬瑟韋爾用黑色表達的是悲劇和沉重,而林延的角度則完全不同。簡單地說,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人們很少從黑色聯想到悲劇,而更常聯想到萬物滋長的源頭,這也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

林延曾多次將自己與建築的關係形容為一種記憶的象徵空間。「老建築的毀壞讓我痛心……我畫了所有我居住過的地方。建築的元素對我來說很重要。它們與我的家、與我的文化密不可分,並且表達我各個時期的經歷。」林延翻製金屬地板和磚牆,不僅是為了形式上的裝飾和紋理需要,她也在尋找能代表她自身過去和中國過去歷史的符徵。另外,她也將金屬視為工業的象徵,與象徵東方美學、文學和哲學的纖細宣紙形成對比。

林延生於一個與中央美術學院密切相關的藝術家庭中(實際上她也在這所學校求學並任教),在成長過程中培養了敏銳的視覺和美學感知能力,中國文化中的建築對她來說十分重要。她仔細觀察這些建築的細節,並透過作品捕捉熟悉的歷史,不管是在中國或在有工作室多年的布魯克林都一樣。對於林延來說,工作室是一個充滿靈感與歡樂的地方:那些日常環境的元素,那些她在發想作品時所看到的一切,對於身為藝術家的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靈感和知識來源。在《道德經》中,關於個人的自然觀察即有詳細的闡述。中國道家的自然,不是西方哲學所主張的文化對立面,而是文化的延伸。其實,個人的所感和所知並非全然迥異,兩者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據此,藝術家在熟悉環境中的感知,是進階的、昇華的,這也是林延作品中最特別的面向。

有人會認為,林延的作品包括了三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記憶、時間和歷史。公元前六至四世紀,哲學家老子和莊子在中國南方所創立的學說,即以「道」為中心思想。所以,當我們接觸記憶、時間和歷史時,我們會思索這些元素的「道」。個別元素都依靠另外兩者存在,如記憶的存續必須建立在時間和歷史的基礎上,反之亦然。就像《道德經》所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樣的觀點既要置於其他語境、又要保有特殊意義,是有困難的,這正是中國文人幾世紀以來都在思考的問題:如何將「道」應用到日常生活。即便如此,語言仍然是我們唯一結構化的溝通方式。想要了解具有千百年傳統的中國水墨,就不能將它與「道」剝離開來,而「道」正是藝術中的無。在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眾多語言理論中,如最近的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所揭示,語言和表達的距離──藝術生產的基本法則──已變得太遙遠。然而,在看到林延的《門徑》和《紀念碑》之後,我想放棄沉重的理論,提出更加明晰且能引發共鳴的想法:也許未來並不遙遠。也許實際上,未來觸手可及,就在獻給記憶、時間和歷史的無聲間奏中。

    個展

  • 2016「林延」,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黃海昌
WONG Hoycheong
徐冰 
XU Bing
  • 1961 出生於中國北京
  • 1984 藝術學士,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北京,中國
  • 1986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繪畫材料研究室,巴黎,法國
  • 1989 藝術碩士,賓州布魯斯堡大學視覺藝術系,布魯斯堡,美國
  • 現生活和工作於紐約

個展

    2018

  • 「林延:反映」,獅語畫廊,上海,中國
    2017

  • 林延:⾨道」,否畫廊,纽约,中國
    2016

  • 「林延」,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14

  • 「林延:不一樣的宣」,Officina藝術空間,布魯塞爾,比利時
  • 「林延:空-氣」,天理文化中心,紐約,美國
  • 「林延:鎮紙」,否畫廊,紐約,美國
    2013

  • 「林延:知止」,紐約熨斗大樓Prow藝術空間,紐約,美國
    2012

  • 「林延:籠罩」,Cheryl McGinnis畫廊,紐約,美國
    2009

  • 「林延:再造」,中國廣場,紐約,美國
    2006

  • 「林延:瞬間的回聲」,中國2000畫廊,紐約,美國
    1996

  • 「林延:致北京」,開放空間,紐約,美國
    1991

  • 「林延:起點」,雙鶴畫廊,西雅圖,美國
    1988

  • 「林延:繪畫中的太極」,Haas畫廊,賓州布魯斯堡大學,布魯斯堡,美國

聯展節選

    2017

  • 「空鑿者ー林延、尹秀珍、艾敬」,萬營藝術空間,石家莊,中國
  • 「機杵ー當代藝術展」,蘇州金雞湖美術館,蘇州,中國
  • 「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銀川當代藝術美術館,銀川,中國
  • 「懷古堂20年中國當代水墨展」,懷古堂,紐約,美國
  • 「暗物質」,白兔美術館,雪梨,中國
    2016

  • 「視⻆」,前波畫廊,紐約,美國
  • 「第三屆中央美術學院三年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 「心境」,南海藝術中心,舊金山,美國
    2015

  • 「後院──林延、韋佳作品展」,季豐軒畫廊,香港,中國
  • Casa Dei Carraresi展覽中心,特雷維索,義大利
    2014

  • 「重瞳體──文化中國‧海外華人女性藝術家邀請展」,何香凝美術館,深圳,中國
  • 「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河北博物院,石家莊,中國
  • 「現代性3.0:東西方當代藝術家群展」,紐約大學80WSE美術館,紐約,美國
  • 「雙城記:紐約與北京」,布魯斯博物館,格林威治,美國
  • 「超越邊界:秦風、韋佳和林延」,Amy Simon畫廊,西港,美國
  • 「從傳統開始:林延和韋佳」,Cheryl McGinnis畫廊,紐約,美國
    2013

  • 「紐約,北京,此地,那裡」,元典美術館,北京,中國a
    2012

  • 「溫故知新──2012第四屆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國立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台北,台灣
  • 「2012紙上藝術雙年展」,Weatherspoon美術館,格林斯伯勒,美國
  • 「鸞鳳齊鳴:女性藝術展」,樹美術館,北京,中國
  • 「跨越界限:中國當代藝術家」,天理文化中心,紐約,美國
    2011

  • 「紙上藝術」,北方畫廊,長島,美國
  • 「亞洲斑斕」,切爾西美術館,紐約,美國
  • 「2011紙上藝術雙年展」,國家藝廊,索菲亞,保加利亞
  • 「對應/應對II:中美藝術家聯展」,科羅拉多大學博物館,波爾德,美國
    2010

  • 「回音」,Amy Simon畫廊,西港,美國
  • 「水墨符碼、光影交會──第三屆2010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台灣
  • 「春分」,元典美術館,北京,中國
  • 「交織」,Cheryl McGinnis畫廊,紐約,美國
    2009

  • 「活墨」,韓國畫廊,韓國藝術中心,紐約,美國
  • 「此時此地:紐約的華人藝術家」,美國華人博物館,紐約,美國
  • 「戰勝」,德意志銀行展廳,紐約,美國
    2008

  • 「寧靜的溯求:從寫實到抽象」,一月當代畫廊,北京,中國
  •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80級回顧展」,紅三房畫廊,北京,中國
  • 「夢蝶:第二屆上海當代藝術館文獻展」,上海當代藝術館,上海,中國
  • 「穿越:11位紐約藝術家群展」,水木當代藝術空間,北京,中國
  • 「彼時此時:從1710年到2007年的中國藝術」,Lamont畫廊,Phillips Exeter學院,埃克塞特,美國
  • 「生活中的園林」,德勒斯登國家博物館,德勒斯登,德國
  • 「墨的轉變」,德勒斯登國家博物館,德勒斯登,德國
  • 「再構中國傳統」,Amy Simon畫廊,西港,美國
  • 「來自女性之手藝術巡迴展」,Cheryl McGinnis畫廊,紐約,美國
    2007

  • 「重新啟動:第三屆成都雙年展」,成都當代美術館,成都,中國
  • 「對應╱應對:中美藝術家聯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 「出入」,2×13畫廊,紐約,美國
  • 「語境與環境」,北京當代美術館,北京,中國
  • 「氣韻:中國抽象藝術國際巡迴展」,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深圳;北京現在畫廊,北京;藝術公社,香港,中國;中國廣場,紐約,美國
  • 「透明:林延、張宏圖、胡冰群展」,Cheryl McGinnis畫廊,紐約,美國
    2006

  • 「形無形:中國抽象繪畫展」,一月當代畫廊,北京,中國
  • 「中國當代視覺」,Amy Simon畫廊,西港,美國
  • 「策展人的選擇:中國藝術」,綜合博物館,達克斯伯里,美國
  • 「移植」,波丘園,布朗克斯,美國
  • 「文化之間的行旅」,紐澤西視覺藝術中心,紐澤西,美國
  • 「邊界轉換的經驗」,Spool Mfg藝廊,約翰遜城,美國
  • 「布魯克林」,西港藝術中心,西港,美國
  • 「新西方主義:紐約中國當代藝術」,Ethan Cohen畫廊,紐約,美國
    2005

  • 「簡約生活」,協和文化基金會協和藝廊,紐約,美國
  • 「簡約生活2」,WFA建築設計空間,紐約,美國
    2003

  • 「紙的追逐」,中國2000畫廊,紐約,美國
    2002

  • 「視覺對話」,中國2000畫廊,紐約,美國
  • 「昨日與其他故事」,梅花畫廊,紐約,美國
    2000

  • 「龐薰琹三代九人藝術展」,上海雙年展週邊展,上海,中國
    1999

  • 「藝術中國」,Limn畫廊,舊金山,美國
  • 「全球足跡」,普渡大學,西拉法葉,美國
  • 「序幕」,白盒子畫廊,紐約,美國
    1998

  • 「三代中國女藝術家:丘堤,龐壔,林延」,蘇荷20畫廊,紐約,美國;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精藝軒畫廊,溫哥華,加拿大
    1995

  • 「當代美國中國藝術展」,林肯中心Cork 畫廊,紐約,美國
  • 「紐約蘇荷雙年展」,百老匯450號,紐約,美國
  • 「男人女人兒童╱丈夫妻子孩子」,茱麗葉基金會藝術中心,紐約,美國
    1994

  • 「泣、棄、契、棄?氣」,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1991

  • 「第二春:中國當代繪畫與雕塑」,聖地牙哥大學、聖地牙哥州立大學,聖地牙哥,美國
    1990

  • 「龐家畫展」,龍門畫廊,台北,台灣
    1987

  • 「中央美院師生展」,東京藝術大學,東京,日本
    1985

  • 「全國青年畫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1984

  • 「北京市美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1979

  • 「第一屆中國油畫研究會展覽」,中山公園,北京,中國

公共收藏

  • 成都當代美術館,成都,中國
  • 德意志銀行,紐約,美國
  • 龍美術館,上海,中國
  • 龐薰琹美術館,常熟,中國
  • 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天津,中國
  • 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點選各年份作品

林延:通往未來之門

文/Robert C. Morgan

藝術創作就像是創造生命。我無法自拔。沒什麼好說的。因為這是個人的,真實的,人們可以真實的看見和感受到它。

——林延(2006)

仔細研究林延的創作後會發現,並非所有藝術家都和她一樣知識廣博。我這樣說的意思是,知與識不只牽涉到資訊(文字或圖像)點對點的傳遞過程。林延的作品所關注的是美國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所稱的「知識的體現」。取得知識,需要超越處理日常資訊所需的勤奮、專注和集中。當外界訊息經過人類大腦時,會留下瑣碎的數據、無聊的廢話、重複的口號、和刻意誘人的廣告訊息;相較之下,知識進入大腦的過程是更為深刻的。

知識習得是一個高層次感官認知的過程。其中,身體和心靈並非相互分離,而是身心合一的運作才能完成。這種知性的覺醒在藝術創作中得以準確體現——既有實體上的創作,也有美學上的傳遞與接收。也許有人會提出,資訊的接收是身體與心靈被迫分離的常態,但事實上,知識的吸收是更深層次的運作,是一種存在創作意識中的特質。

我知道這樣的思路並不會被一般理論家所接受,因為他們習慣將人的思考和情感標準化,以符合全球化的標準範式。但是真正的藝術家必定是以非常不同的方式來思考的。對藝術家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在電子媒體標語不斷重複、令人麻木無感的影響下,解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回到林延作品的討論,我得到一種不同的參照點。在最近一次與她線上對談中,她給我一些回應如下:

「我使用紙和墨來記錄當下文化和物質世界的磨損,同時,在衝突之中重塑文化和寧靜。在這些紙製的繪畫雕塑中,除了關於失落、掙扎和毀壞的情感之外,還有美、力量、希望和堅韌的存在。」

將藝術傳播作為知識的一種形式已不多見,現在到處都充斥著競向取代藝術的奇觀與流行文化,不斷閃爍奪目的奇觀將我們困在一個焦慮且失衡的狀態。相較之下,林延的作品是靜態的,從她用金屬和磚塊、傳統宣紙和墨創作的《門徑》(Doorway)和《小徑》(Pathways, 2007)中,我能真切感受到它們的可觸感——「可觸」的意思是,這些作品具有物理上的存在感(以及飄渺感)。它們如此吸引我,使我在一吐一納之中保持平衡與平和。藝術品能夠傳遞平衡是了不起的成就,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晚近的《紀念碑》(Monument, 2008)系列也有相同的效果。儘管《紀念碑》看似暗示「灰色城市」空汙嚴重,但藝術家原本創作的出發點不僅於此。林延喜歡以建築工地的細節作為創作素材,這是她在成長過程中和成為專業藝術家的少年時期所熟悉的形象。從視覺上,人們即可感受到黑色墨汁的情感,以及從纖細紙片中穿捲而出的幻想。

作品《紀念碑8號》(Monument #8)與《紀念碑9號》(Monument #9)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這些作品都是翻製於她在北京住家後院的磚塊。《紀念碑8號》強調宣紙的白,而《紀念碑9號》則被墨汁浸透覆蓋,在濃厚的黑中,垂直區隔出上層的磚塊與下層的紙堆。《紀念碑9號》因而表現截然不同的情感,它的純黑與《紀念碑8號》的純白形成對照,它完全垂直的結構也與後者的多層次結構不同。在一次與劉禮賓的重要訪談(2006)中,林延提到自己使用墨水的原因:「雖然我的作品是黑色和空白的,我從未感覺它們只有一種顏色。黑色和中國宣紙就有足夠豐富的語彙。」在訪問中她還說到:「黑色的豐富感就像國畫中的墨色。黑色是一種如此豐富和敏感的色彩。當你能掌握的時候它就會很有力。」從抽象表現主義的觀點來看,這讓人想起羅伯特.馬瑟韋爾(Robert Motherwell)對於黑色的運用,特別是《西班牙共和國輓歌》系列。馬瑟韋爾用黑色表達的是悲劇和沉重,而林延的角度則完全不同。簡單地說,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人們很少從黑色聯想到悲劇,而更常聯想到萬物滋長的源頭,這也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

林延曾多次將自己與建築的關係形容為一種記憶的象徵空間。「老建築的毀壞讓我痛心……我畫了所有我居住過的地方。建築的元素對我來說很重要。它們與我的家、與我的文化密不可分,並且表達我各個時期的經歷。」林延翻製金屬地板和磚牆,不僅是為了形式上的裝飾和紋理需要,她也在尋找能代表她自身過去和中國過去歷史的符徵。另外,她也將金屬視為工業的象徵,與象徵東方美學、文學和哲學的纖細宣紙形成對比。

林延生於一個與中央美術學院密切相關的藝術家庭中(實際上她也在這所學校求學並任教),在成長過程中培養了敏銳的視覺和美學感知能力,中國文化中的建築對她來說十分重要。她仔細觀察這些建築的細節,並透過作品捕捉熟悉的歷史,不管是在中國或在有工作室多年的布魯克林都一樣。對於林延來說,工作室是一個充滿靈感與歡樂的地方:那些日常環境的元素,那些她在發想作品時所看到的一切,對於身為藝術家的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靈感和知識來源。在《道德經》中,關於個人的自然觀察即有詳細的闡述。中國道家的自然,不是西方哲學所主張的文化對立面,而是文化的延伸。其實,個人的所感和所知並非全然迥異,兩者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據此,藝術家在熟悉環境中的感知,是進階的、昇華的,這也是林延作品中最特別的面向。

有人會認為,林延的作品包括了三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記憶、時間和歷史。公元前六至四世紀,哲學家老子和莊子在中國南方所創立的學說,即以「道」為中心思想。所以,當我們接觸記憶、時間和歷史時,我們會思索這些元素的「道」。個別元素都依靠另外兩者存在,如記憶的存續必須建立在時間和歷史的基礎上,反之亦然。就像《道德經》所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樣的觀點既要置於其他語境、又要保有特殊意義,是有困難的,這正是中國文人幾世紀以來都在思考的問題:如何將「道」應用到日常生活。即便如此,語言仍然是我們唯一結構化的溝通方式。想要了解具有千百年傳統的中國水墨,就不能將它與「道」剝離開來,而「道」正是藝術中的無。在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眾多語言理論中,如最近的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所揭示,語言和表達的距離──藝術生產的基本法則──已變得太遙遠。然而,在看到林延的《門徑》和《紀念碑》之後,我想放棄沉重的理論,提出更加明晰且能引發共鳴的想法:也許未來並不遙遠。也許實際上,未來觸手可及,就在獻給記憶、時間和歷史的無聲間奏中。

    個展

  • 2016「林延」,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 前往願望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