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預告丨李元佳、洪藝真、郭思敏 聯展

誠品畫廊7月將舉辦李元佳、洪藝真、郭思敏聯展,這3位藝術家皆以抽象藝術創作見長,且於此展開美學探索,無論是繪畫、雕塑、複合媒材或介於繪畫與雕塑之間的形式構作,都試圖在以點、線、面等基本元素所構成的空間性當中尋求藝術本質的探究,也產生無限的想像。這次展出的作品它們之間相互呼應、也彼此對話,傳達抽象藝術的詩性之語。

李元佳1929年生於中國廣西,1994年逝世於英國坎布里亞,他曾在台北接受師範體系美術教育的訓練,也投身於台灣現代藝術啟蒙者李仲生門下。1962年李元佳前往義大利,1966年轉往英國後就此定居。李元佳的創作範圍廣泛,包含:水墨、油彩、單色繪畫、攝影、複合媒材乃至於行動藝術,他最富代表性的「宇宙點」概念,是由一小點書法筆跡轉化成圓形圖像,以此象徵宇宙的視覺藝術元素,從這次展出的1960年代之作,即可窺見他致力將東方思想融合西方媒材,在抽象形式中傳達深厚的東方哲學思維。

李元佳,無題,c.1958,墨、水彩/紙,77 x 36 cm
李元佳,無題,1958,油彩/畫布,34 x 22 cm
李元佳,無題,c.1958,油彩/畫布,26.5 x 44 cm
李元佳,無題,c.1964,油彩/畫布,59.5 x 79.5 cm
李元佳,無題,c.1963,油彩/木材,23.5 x 23.5 cm
李元佳,無題,c.1964,油彩、拼貼/木板,30.5 x 77.5 cm
李元佳,26=62,1965,油彩、卡紙/木板,30.5 x 37.5 cm
李元佳,13=31,1965,油彩/木板,30.5 x 37.5 cm
李元佳,2+2=0,1965,油彩/木板,30.5 x 77 cm
李元佳,無題,1993,手工上色/黑白相片,22 x 26 cm
李元佳,宇宙點,1968,4個彩繪磁鐵/塗漆金屬板,91 x 61 cm | Ed. 6/200
李元佳,宇宙點,1968,活動磁鐵/鋼板,91 x 61 cm / each,set of 4
李元佳,點冊,1963,墨、油彩/布、紙,21.2 x 135 cm (open) / 21.2 x 22.3 cm (closed)

洪藝真1971年生於台南,2011年逝世於台北。1990年代初期前往英國攻讀藝術創作,取得英國瑞丁大學創作博士,2004年返台。1999年還在英國就學期間,洪藝真已開始嘗試拓寬或突破繪畫僅止於在畫面上進行表現或再現的概念。這次展出作品可一窺她在架上繪畫的基礎上,重組畫布、顏料、內框這三種基本元素的相互關係,進而解構繪畫既有的物理框架,延展出更具觀念性的空間結構,甚至某些作品還具有建築性。而後,她更進一步探問「何謂原作?」等本質性的辯證,以玻璃纖維複製自己的畫布作品,或開模再現畫布上的紋路肌理,並將這層壓克力顏料皮膜移植到畫布上,考驗觀者的視覺辨識能力,也以前所未見的方式重訪繪畫。

洪藝真,無題,2007;2009,壓克力顏料/畫布+陶,20 x 20 x 5.4 cm,19 x 19 x 4.5 cm,set of 2
洪藝真,無題,2009,壓克力顏料/畫布+烤漆/玻璃纖維,30 x 30 x 2.8 cm / each,set of 2
洪藝真,無題,2006,壓克力顏料/畫布,15 x 15 x 4.7 cm
洪藝真,無題,c.2009-2010,壓克力顏料/畫布,15 x 15 x 5.5 cm

郭思敏的創作是呈現簡練而優美的幾何雕塑,無論是「境外之石」、「虛實間」或「冉冉」系列,在冷硬的金屬和精細的手工當中,呼應她所學的建築專業背景。郭思敏1964年生於台北,美國康乃狄克州紐罕文耶魯大學建築系碩士,熱愛藝術創作的她,透過不鏽鋼、鐵等金屬焊接出幾何造型,再經多層的表面處理,像是上漆、生銹、止銹、刮、磨等手工的過程,捕捉非具象的空間秩序。郭思敏認為,「抽象之所以迷人,乃因它提供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她探索的抽象並非封閉的實體,而是流動的虛空間所延伸出光影穿梭的路徑,帶領觀者進入巨大而幻化的場域,也讓人在最簡單的構成裡,尋找最豐富的可能性。

郭思敏,虛實間#3,2011,鐵,31 x 23 x 27 cm | Ed. 3/6
郭思敏,虛實間#4,2011,鐵,32 x 15 x 19 cm | Ed. 3/6
郭思敏,境外之石#11,2011,烤漆/鐵,14.6 x 48 x 16.7 cm | Ed. 5/6
郭思敏,境外之石#12,2011,烤漆、鐵,61.7 x 80 x 65 cm丨Ed. 2/6
  • 李元佳、洪藝真、郭思敏 聯展
  • 開幕:2023.7.1 (Sat.)丨3-5pm
  • 展期:2023.7.1 - 8.5
  • 地點:誠品畫廊丨台灣110055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1(誠品生活松菸店)

"" 前往願望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