鑠:誠品畫廊35周年收藏展Ⅱ

春暖花開的5月,誠品畫廊北京將迎來「鑠:誠品畫廊35周年收藏展二」,共展出24位藝術家的作品。這20餘位藝術家的出生年代橫跨二戰期間至1970年代中期,從他們的繪畫、雕塑、複合媒材和空間裝置之作,可探見現代主義思想的衝擊及至當代藝術的實驗性格,當中不乏在地關懷的追求,和對於媒材與空間思考的辯證,總體展現出20世紀中葉以降藝術發展的軌跡。

  • 日期:2024年5月10日-6月30日
  • 地點:誠品畫廊北京∣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798藝術區797B06

本次參展的藝術家有:陳道明(1931-2017)、霍剛(1932-)、江賢二(1942-)、曲德義(1952-)、黃銘昌(1952-)、陳文驥(1954-)、徐冰(1955-)、池農深(1955-)、黃宏德(1956-2022)、蘇旺伸(1956-)、蔡國強(1957-)、郭旭達(1959-)、林延(1961-)、連建興(1962-)、王玉平(1962-)、展望(1962-)、鄭君殿(1963-)、劉小東(1963-)、郭思敏(1964-)、喻紅(1966-)、王淑鈴(1968-)、洪藝真(1971-2011)、謝素梅(1973-)、陸亮(1975-)。

陳道明、霍剛是1950年代末台灣現代藝術先鋒團體「東方畫會」成員,戰後遷居台灣的他們,在現代藝術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畢生鑽研具東方精神之抽象藝術,同樣戮力於抽象領域的後繼者,如:江賢二著重精神性的崇高感;曲德義追求「形、色、面」的變奏;黃宏德則是去除形式本身、改以恣意應在的狀態作畫,皆為抽象藝術範疇增添多彩的表現。陳文驥的繪畫同樣是極簡、抽象的形態,他在二維空間創造出三維的真實感,看似客觀的轉換,實質上是主觀而寫實的效果。

19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受到國際矚目,徐冰、蔡國強、展望等創作展現強烈的觀念性,其藝術思路與形式對於華人當代藝術的開拓皆具有啟發的意義。身為1990年代中國繪畫新生代的劉小東、喻紅、王玉平等人,也以新表現的手法刻畫中國社會變遷下的「人」之百態;承襲社會觀察的脈絡,陸亮的寫實繪畫包裹著神祕的敘事氛圍,傳遞人們的切身感受。

黃銘昌、蘇旺伸、連建興也以繪畫回應台灣社會轉型下的地景變遷,分別採取照相寫實技法和魔幻現實情境的描繪以茲表達。鄭君殿則以重覆的「色線」作為繪畫的基本單元,重新探索自印象派以來,顏色互補、光線與空間關係的視覺命題。

池農深、王淑鈴的繪畫也以抽象為主,兩位同是長年寓居海外的女性藝術家,前者觀照身心漂浮的狀態,後者將母體文化融入西畫流動性的線條當中。本身是亞歐混血的謝素梅,其藝術實踐總能靈活地游移於雕塑、影像或裝置之間,展現聲音與圖像、自然與文化、心靈與空間的感知體驗。

立體作品方面,郭旭達的雕塑是各種「形」的構成,回歸造形本質性的探索;林延、郭思敏、洪藝真的創作都具有建築的結構性,也在材質解構的過程中找尋新語境,如:林延改變紙墨的傳統角色,皺、破、撕、貼是她的創作語彙;郭思敏翻轉不鏽鋼內外的空間特性;洪藝真將畫布、顏料和內框三個構成畫作的元素進行拆解與重組。

藝術反映時代的流徙,也映射個人的微觀生命,歷經時間的淬煉,這些作品已不僅是從現代走往當代藝術的引領者,其兼容並蓄的內涵,也為誠品奠定了獨樹一幟的文化底蘊。

"" 前往願望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