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動態丨林明弘受邀於北美館展出「24/7空間計畫」

北美館三樓的藝想迴廊,具有開放、流動的場域特性,這裡能綜覽全館場景、感受美術館大廳週邊的穿透性視野。林明弘受北美館邀請,針對迴廊空間特性與定位限地製作「24/7空間計畫」,已於(6/15)正式啟動。

24小時為1天、7天為一星期,「24/7」意指全天候、永無止盡時間的涵義。林明弘的「24/7」計畫尋找接近日常生活的情境,提供觀眾使用此空間的多種方式;如從美術館的參觀者反轉為被觀望的對象,並成為空間的演出主體,人們行動的姿態便賦予這個場域新的內容意義。在線性、流動的迴廊當中,林明弘設計出一個沒有特定入口及出口、開始或結束的開放空間,並以兩種高度抬升榻榻米平臺,搭配自牆面色系延伸的坐墊,以及作為光源的野口勇(Isamu Noguchi)Akari系列紙燈,皆給予觀眾在此空間中得以自由行動的暗示。
野口勇(1904-1988)是日美混血藝術家,他曾形容自己的燈就像是一個漫遊民族,旋繞在藝術與設計之中,而此意涵與本次「24/7」的計畫概念相互呼應。林明弘選用野口勇雕塑般的燈具點綴迴廊空間,賦予藝術作品實際照明的功能性角色,轉化藝術之于日常生活的意義,在美術館中,點亮一個可供觀眾自由使用的公共空間。
「24/7」展牆對應平臺上的榻榻米,以1:2的矩形排列組合而成,其中影射便利商店的色彩配置,來自林明弘對於當代社會環境的觀察。臺灣便利商店的角色從單純的商品販賣,轉變為提供多元服務,甚至包含餐廳、咖啡館特性的複合型休閒空間。民眾可以隨時進入便利商店,參與當中的社會脈動,及潛在的人際互動。「24/7」空間計畫即引用便利商店的特性,期待觀眾自由進出,並創造各項交流的可能。
展覽現場
關於林明弘
林明弘1964年出生于日本東京,在美國加州取得藝術領域學士與碩士學位後,現今於臺北和比利時布魯塞爾生活與工作。2000年臺北雙年展,林明弘在北美館創作《無法無天》,以鳳凰牡丹花色佈滿一樓大廳地板;來年再將花布帶入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所在的一級古跡普裡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至今具有多次重要國際個展和聯展經歷,作品也受到海內外機構之典藏。
- 展覽:林明弘:24/7 空間計畫
- 展期:2019.06.15ー2020.03.29
- 地點:北美館 三樓 3C 藝想迴廊丨台灣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誠品畫廊展覽預告

- 展覽:立
- 參展藝術家:夏陽、林彥瑋、張安、張銀亮、鄭帛囪
- 展期:2019.07.06ー08.04
- 地點:誠品畫廊丨台灣台北市松高路11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