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預展(作品節選)丨立——夏陽、林彥瑋、張安、張銀亮、鄭帛囪聯展

誠品畫廊將於2019年7月6日-8月4日推出「立」,此聯展以前輩藝術家夏陽不同時期的雕塑,對應台灣青年藝術家林彥瑋、鄭帛囪以及中國大陸新星張安、張銀亮近年的繪畫作品。

夏陽的大型金屬片雕揉合了金屬的硬度與草書的蒼勁線條丨夏陽,牛,2010,黃銅片,120(H) x 320 x 150 cm

年齡相距半世紀的夏陽,與林彥瑋、張安、張銀亮、鄭帛囪等後輩有著截然不同的成長經歷與藝術養成。他年少時遇上兵荒馬亂的時局,先是抗日戰爭然後是國軍大撤退,從軍來台後跟隨李仲生習畫。當時政治環境高壓、社會經濟蕭條,現代藝術未成氣候,藝術家幾乎無從得知國外趨勢,只能靠自己摸索並與同儕切磋。然而夏陽與鬥志高昂的同好們跨越知識與資源匱乏的屏障,以「八大響馬」之姿創立「東方畫會」,大力推動現代藝術,接著相繼奔往義大利、西班牙、巴黎、紐約等地,一路排除萬難開闢出各自的藝術道路。如今夏陽在上海定居,從東方到西方,再從西方回到東方,他年過八旬仍維持著不墜的創造力,持續勇往直前、突破自我。

夏陽以隨興剪裁曲折的線條,表現出作品在空間中流動的自然感丨夏陽,舉雙手的人,1999,銅,60 x 27 x 13 cm

林彥瑋、張安、張銀亮和鄭帛囪約莫三十歲不等,他們成長於沒有戰爭但資訊爆炸的地球村,接受藝術學院的訓練,在這雙年展、博覽會數量不斷攀升的年代隨時可接觸到世界頂尖的藝術,然而這一代藝術家所必須克服的挑戰,是在這多元豐富以致於充滿雜音干擾的環境中以自己獨特的創作語彙發聲。

從夏陽到林彥瑋、鄭帛囪再到張安、張銀亮,「立」一展以五位藝術家的作品映照出不同世代與地域的表現風格,以及自成天地的創作觀。

展出作品節選

林彥瑋

台南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畢業的林彥瑋,寫實描繪公共空間中歷經風霜的動物雕像或手邊的動物玩具,他的油畫聚焦在這些動物不合時宜又啼笑皆非的擬人神態,幽默而精準地比喻了當代人尷尬的窘況。

林彥瑋,玩物參照21,2019,油彩/畫布,38 x 45.5 cm
林彥瑋,就是喜歡你這樣24,2014,油彩/畫布,27 x 35 cm
林彥瑋,玩物參照17,2019,油彩/畫布,38 x 45.5 cm
林彥瑋,玩物參照07,2012,油彩/畫布,38 x 45 cm
林彥瑋,側視-爪,2017,油彩/畫布,66.5 x 100 cm
林彥瑋,蝸牛,2019,油彩/畫布,50 x 60.5 cm
林彥瑋,玩物參照20,2019,油彩/畫布,38 x 45.5 cm
林彥瑋,玩物參照03,2012,油彩/畫布,38 x 45 cm
林彥瑋,玩物參照15,2013,油彩/畫布,38 x 45 cm
林彥瑋,1F #3,2017,油彩/畫布,15 x 21 cm

鄭帛囪

台北藝術大學畢業的鄭帛囪用立可白、馬克筆、鉛筆、原子筆等常見文具,在便條紙上任意識自然而隨性的流轉,有些是他印象深刻的風景,有些是隨機生成的抽象畫面,每一幅畫尺寸雖小卻有大畫的格局。

鄭帛囪,無題,2016-2017,乳膠漆、廣告顏料、墨、原子筆/畫布,16 x 23 cm
鄭帛囪,無題,2008-2009,原子筆、油漆筆、立可白/記帳紙,10 x 13.8 cm
鄭帛囪,無題,2013-2019,水彩、原子筆、油漆筆、立可白(帶)/便條紙,7.6 x 10 cm
鄭帛囪,無題,2008-2009,原子筆、油漆筆、立可白/記帳紙,10 x 13.8 cm
鄭帛囪,無題,2013-2019,水彩、原子筆、油漆筆、立可白(帶)/便條紙,7.6 x 10 cm
鄭帛囪,無題,2008-2009,原子筆、油漆筆、立可白/記帳紙,10 x 13.8 cm
鄭帛囪,無題,2013-2019,水彩、原子筆、油漆筆、立可白(帶)/便條紙,7.6 x 10 cm
鄭帛囪,無題,2008-2009,原子筆、油漆筆、立可白/記帳紙,10 x 13.8 cm
鄭帛囪,無題,2013-2019,水彩、原子筆、油漆筆、立可白(帶)/便條紙,7.6 x 10 cm
鄭帛囪,無題,2013-2019,水彩、原子筆、油漆筆、立可白(帶)/便條紙,7.6 x 10 cm

張安

張安現於中央美術學院攻讀博士。他使用蛋彩坦培拉技法,將拆遷中的建築、鋼筋曝露的廢墟營造成一個個古典寫實的「紀念碑」,此外展覽還將展出他在文化考察期間的寫生以及最近的紙上作品。

張安,紀念碑之一(草圖),2015,油彩/畫布,60 x 70 cm
張安,紀念碑之九,2018,蛋彩坦培拉/畫布,16 x 18 cm
張安,窗的風景之三,2019,壓克力顏料/紙,15 x 22.7 cm
張安,窗的風景之一,2019,壓克力顏料/紙,14 x 20 cm
張安,夜晚的雕像,2016,壓克力顏料/紙,15 x 20.5 cm
張安,月亮,2016,壓克力顏料/紙,15 x 16 cm
張安,文化考察期間的寫生之九,2017,油畫棒/紙,23.5 x 15.5 cm
張安,文化考察期間的寫生之二十七,2017,壓克力顏料/紙,27 x 19.5 cm
張安,文化考察期間的寫生之四,2017,壓克力顏料/紙,27 x 19.5 cm
張安,文化考察期間的寫生之八,2017,壓克力顏料/紙,19.5 x 27 cm

張銀亮

張銀亮兒時從泉州移居香港,後赴英國格拉斯哥美術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斯萊德美術學院就讀,現於北京生活及工作。她敏感地觀察每個曾經旅行或居住過的城市,運用微妙的色彩關係與扭曲交錯的構圖,製作出別具一格的獨幅版畫。

張銀亮,消防夜巡,2017,油彩/亞麻布,36 x 41 cm
張銀亮,門前僧,2018,壓克力顏料/亞麻布,30 x 30 cm
張銀亮,義大利北部,2018,獨幅版畫/紙,35 x 49 cm
張銀亮,仕女陶俑,2018,獨幅版畫/紙,18 x 18 cm
張銀亮,義大利中部海灣,2018,獨幅版畫/紙,33.5 x 44 cm
張銀亮,費莫爾廣場,2018,獨幅版畫/紙,34.5 x 20 cm
張銀亮,魚缸,2018,獨幅版畫/紙,33.5 x 44 cm丨張銀亮在家裡養的小鯉魚生病了,鱗片快要掉光但始終堅持活著,讓她想到在北京落地生根的過程不易,無論飲食、朋友圈都必須重新適應,就像是現實與理想的衝擊。
張銀亮,跳篝火,2018,獨幅版畫/紙,22 x 22.5 cm
張銀亮,古老的兵馬俑,2018,獨幅版畫/紙,18 x 18 cm
張銀亮,粉黛亂子草,2018,獨幅版畫/紙,20 x 29 cm
  • 展覽:立
  • 參展藝術家:夏陽、林彥瑋、張安、張銀亮、鄭帛囪聯展
  • 開幕:2019.07.06丨3ー5pm
  • 展期:2019.07.06—08.04
  • 地點:誠品畫廊 ∣ 台灣台北市松高路11號5樓

"" 前往願望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