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預告:郭旭達個展

造形,是藝術家——特別是雕塑家永遠的課題。

郭旭達,無題 No. 2018-9,2018,陶、金屬氧化物、木材、木底座,作品:60 x 69 x 50 cm 底座:36 x 53.5 x 53 cm

文:莊偉慈(藝評人、前《藝術家》雜誌總編輯)

每次觀看郭旭達的創作,總是很難想像這些充滿現代感、蘊藏豐厚內涵的作品,是出自於一位久居紐約的藝術家之手,因為我們總是對紐約的前衛和當代性充滿各種想像,可郭旭達的創作則是與之相反,他不講求觀念的大鳴大放,而是以內斂沉穩的氣質在每件作品構築安靜自得的宇宙。郭旭達以最低限的方式表現造形,在造形之內融合豐富的精神性,這大概是多數觀眾最能心領神會的特質。

郭旭達,無題 17-02,2017,陶、金屬氧化物、木材,29 x 29 x 29 cm

郭旭達的陶作將造形簡化,但卻非西方極簡主義著重消彌具象造形以傳達功能的脈絡,他的作品與我們的生活相連結,以化繁為簡的方式還原各種日常所見。透過形式的凝鍊與簡化,觀者便能虛而待物,抱持對美的全然觀照,以最直觀的方式看進物的本質。正因為能擺脫知識性與觀念性的視角,郭旭達的作品因而能引領觀者以全然的知覺活動獲致感性的美感體驗。

郭旭達,無題 17-04,2017,陶、金屬釉、金屬氧化物、木底座,作品:15 x 28 x 26 底座:2 x 31 x 28.5

為求讓作品能以純粹的意識探求事物的本質,郭旭達的創作以減法追求意念的融會。而為了能同時呈現出手感、肌理、光影與時間性,郭旭達在製作的過程中花更多的時間在打磨的功夫上。不同於繪畫的觀看形式,雕塑的觀看要求觀眾必須繞行作品,對藝術家而言,形式的開展則如同在空間中繪製素描。因此,藝術家必須致力於觀察與研究其對象以把握造形,直到不用再增減任何一筆為止。

郭旭達,無題 17-10,2017,陶、金屬釉、金屬氧化物,26 x 34 x 26 cm

就此而言,郭旭達在造形與肌理上的講究,可見於在材質上的打磨功夫,比如使用湯匙為陶土表面塑形,一方面將手感的痕跡通過湯匙的弧線小心翼翼地留下,而金屬材質內的氧化鐵又因塑形的程序留在陶土的表面,經燒製後展現出不可捉摸、帶有生命力卻也同時神祕的色調。在此種不帶敘事的作品中,郭旭達似乎意在透過雕塑的處理、陶土燒製的過程,將某種純粹的、本然的道理,透過藝術的手法召喚出來。

郭旭達,無題 16-05,2016,陶、金屬氧化物、木材,41 x 33 x 27 cm

在郭旭達的創作中,繪畫與雕塑顯然並非無關的,它們都代表了藝術家對造形的思索。然而追根究底,無論是何種藝術創造,其動能都是出自於藝術家內心的需要,以及欲表現自我精神和胸中逸氣的途徑。而無論郭旭達在追求的是什麼,他的作品都為觀者揭示了「大隱住朝市」的道理,因為我們在他的創作中見不著張狂的喧囂,唯有怡然靜謐的宇宙。

郭旭達,無題 17-03,2017,陶、金屬氧化物、木材,28 x 27 x 27 cm

部份展出作品

郭旭達,無題 SC-02,2000,陶、金屬氧化物,15 x 22 x 10 cm
郭旭達,無題 SW-02,2019,白陶、釉下彩、透明釉,54 x 54 x 9 cm,Ed.1/2
郭旭達,無題 P 03-20,2020,壓克力顏料、粗麻布/畫布,92 x 213 cm
郭旭達,無題 P 01-20,2020,壓克力顏料/畫布,152.5 x 152.5 cm
  • 開幕:2020.06.20丨3-5 pm
  • 展覽:郭旭達:離形去知
  • 展期:2020.06.20(六)—07.26(日)
  • 地點:誠品畫廊

"" 前往願望清單